广州车改有新进展。24日,记者从广州市发改委获悉,今年4月已经印发实施有关车改方案,车补已经发放,其中厅局级车补最高每人每月1690元。目前正在开展保留车辆核定、取消车辆处置、司勤人员分流安置等工作。根据计划,广州将在8月初组织开展首场公车拍卖会。而保留的公务用车将加贴“标识”。

  处级车补最高每人每月1040元

  广州市发改委介绍,今年4月15日,广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印发实施了《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和《市直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目前,广州正开展保留车辆核定、取消车辆处置、司勤人员分流安置等工作。下一步,广州将按照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加快公务用车标识化、集中用车保障平台等后续工作。

  对于备受关注的车补,市发改委方面表示,目前市本级已完成车补发放工作。记者了解到,目前的补贴标准为:厅(局)级1690元/月,处级1040元/月,科级650元/月,科员及以下500元/月。

  那么,车改之后,司机如何安置呢?

  据了解,司勤人员分流安置工作按照以人为本、积极稳妥、因地制宜的原则,实行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在编在岗司勤人员以本单位内部消化为主,通过采取内部转岗、提前离岗、自谋职业等多种方式进行分流安置。对编外临聘司勤人员,劳动合同到期的,不再续签劳动合同;未到期的,由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进行安置。

  全市共封存5166辆公务车

  据介绍,去年9月25日前广州市已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完成涉改车辆的停驶封存任务,并组织封存车辆的检查验收。经统计,全市共封存公务车5166辆,其中市直1919辆,各区3247辆。

  市发改委方面表示,为做好封存车辆的保管维护,一是追加了封存车辆运行维护费用,督促市直各单位加强对封存车辆的日常保养;二是为春运应急等特殊工作办理了车辆临时解封手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封存车辆闲置浪费和资产贬值。

  那么,这些封存的公车何时启动拍卖呢?

  记者了解到,广州市财政局制定印发了车改车辆处置办法及配套操作指引文件,指导广州产权交易所配套完善了公车交易的相关工作流程及交易制度。目前,已完成首批38个单位的车辆处置评估工作,计划8月初完成第一批市直单位的车辆调拨和报废,并组织开展首场公车拍卖会。

  市直机关公务活动老五区之外按出差管理

  公车改革之后,公务出行将如何保障?

  市发改委方面介绍,广州严格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交通保障方式。公务交通实行分类提供。

  封车后,市直机关公务人员在越秀、天河、荔湾、海珠、白云五区内从事公务活动的,其公务出行不再由单位提供车辆保障和报销公务交通费用,公务出行方式由其在社会化服务中自行选择,由个人公务交通补贴进行保障。五区外的公务活动按照出差管理规定执行。

  除了封存拍卖车辆,保留的公务用车如何使用管理呢?

  据介绍,广州目前已经建立留用车使用管理制度。今年1月,研究出台了《公车改革后规范公务出行保障指引》,对出行保障范围、保留车辆管理、租赁车辆、上下班通勤用车、重大应急用车、停车保障等车辆配备及使用规定进行明确,强调了车改纪律的“六个不得”行为,要求各单位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本部门的使用管理细则,确保改革后新旧机制的平稳过渡。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广州对于留用公务车还建立了社会化监督制度。全面实行公务用车标识化管理,除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等有保密要求的特殊工作用车和定向化提供实物保障岗位工作用车外,对核定保留的机要通信、应急用车、调研、接待用车、执法执勤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等,按专业用途分类实行标识化管理。改革后,各单位留用公务用车全部实行定编管理,并继续纳入市公务用车管理系统监管,逐步探索社会化监督的有效形式。

  南方日报记者 黄少宏 通讯员 蓝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