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迎志的马戏团成了广州动物园里的孤岛。11月11日,围在动物行为展示馆四周的挡板还在,挡板外游客不断,热热闹闹;挡板内,只剩下黄迎志和他的动物们。

  马戏团至今没有搬走。10月18日,黄迎志收到来自广州动物园的起诉通知,理由是“霸占场地”,并以此为由扣押了他们的9万元押金。他不服,认为搬走需要过渡期,正在准备反诉。

  今年8月底,广州动物园发布公告称,马戏团所在的动物行为展示馆场地租赁合同到期,将于9月1日起停止营业。

  在此之前,双方已经合作了24年。

  “禁演令”下,从黄迎志到“马戏之乡”安徽宿州的民间艺人们,显得无所适从。当一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当下动物保护观念发生冲突,这项有着1000年历史的民众娱乐项目将何去何从?

  “分手”

  圆形的表演场,四周用菱形的铁丝网围起,像一个巨大的鸟笼。

  一米长的三角形铁架,上面整齐挂着9个数字。“3+2”听完题目,狼狗围着数字牌转了两圈,叼下号码牌,一路小跑赶着领奖励。

  猩猩穿着红上衣、黄裙子,走路摇摇晃晃。小黑熊用脖子和两个胳膊同时转呼啦圈;猴子用架子鼓敲出动感十足的节奏;老虎缓慢散步,一转身,钻过两个铁圈;红羽毛的鹦鹉也能骑自行车。

  凭借这些表演,黄迎志的马戏团在广州动物园生存了24年。但从今年9月1日开始,演出被叫停了。

  黄迎志坐在场馆外面的凉椅上默默地抽烟。他不理解,合作了24年的“老朋友”为什么突然翻脸。停演后,他的烟瘾更大了。

  “动物园在欺负人!”他反复说着这句话。

  黄迎志来自安徽省广德县。24岁时,他跟随马戏艺人学习,成了一名驯兽师。

  “那时候哪家动物园能请到一个好马戏团,就能增加利润,解决员工工资问题。”黄迎志说,上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文化生活匮乏,全国的动物园都要依赖马戏。

  1993年,受到老园长的邀请,三十多岁的黄迎志带着狮子、老虎来到广州动物园做技术指导,帮忙训练动物,“那时候动物园工作人员晚上不上班,但表演动物需要陪伴,不然第二天要闹情绪。”

  入驻之初,马戏团和动物园是合作伙伴关系。马戏团为动物园增加利润,动物园为马戏团提供场所,免除动物颠沛流离之苦。双方一拍即合。

  表演每三十分钟一场,中途休息二十分钟,从早上十点到晚上六点,循环演出。所得利润五五分成。“1993年,3块钱一张门票,一年差不多有60多万游客。尤其是节假日期间,我们都需要限定游客数量,每天不能超过一万三千人。”黄迎志说,“当年我给动物园贡献130多万。”

  尽管后来双方的合作方式发生变化,期间也发生过一些摩擦,但黄迎志始终以为,他和动物园可以一直相互依存下去。但是,这一次,园方的坚决态度让他出乎意料。

  被叫停的表演

  黄迎志的马戏团场馆位于广州动物园的东南角。800多平方米,养着老虎、猩猩、猴子、黑熊等六十多只动物。圆形场馆按马戏大棚的样式建造,棚外贴着一圈动物表演的照片:猴子敬礼、狗熊骑车、山羊走钢丝等。

  “按照动物园规划,马戏表演谢幕后,场馆将被改造为科普教育场馆,免费对外开放。”广州动物园办公室主任林杏容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广州动物园承认马戏团24年的贡献,但不再和黄迎志续约。按照园方说法,未来想向动物科普、科研方向发展,马戏和这个规划方向明显不符。

  除了“合同到期”,广州动物园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和马戏团终止合同也是响应住建部和国家林业局的相关要求。

  2010年7月,国家林业局下发《进一步规范野生动物观赏展演行为》的通知,要求立即停止野生动物与观众零距离接触、虐待性表演;同年10月,住建部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园管理的意见》,要求各地动物园和公园立即停止所有动物表演项目。

  2012年,应园方要求,第六次中标的黄迎志将马戏馆改了一个更加委婉的名字,“动物行为展示馆”。这个名字保持到今年9月1日,马戏团迎来关闭的命运。

  停演三个月来,黄迎志试图让所有人理解,撤离动物园对马戏团的影响很大,弊大于利。他逢人便说,“这个事情一出,那些需要马戏表演的地方肯定以为政策不让搞了,这就带来误读,说不定很多人还会对非遗的文化认可持有怀疑态度,民间艺人是不是就不被社会接纳了?”

  2008年,埇桥马戏艺术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个名头曾让黄迎志以此为傲。而现在,“非遗”也没能留住他的马戏团。

  如今,“马戏”的红字招牌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个大字仍然醒目。

责任编辑: GDN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