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主桥27日贯通,图为26日大桥桥面。南方日报记者 王荣 摄港珠澳大桥主桥27日贯通,图为26日大桥桥面。南方日报记者 王荣 摄

  南方日报讯 (记者/潘晓晨)继6月29日主桥合龙之后,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的桥梁工程(以下简称“主桥工程”)已于日前完成了最后一道伸缩缝的安装。27日上午,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将举行仪式,正式宣布主桥工程全线贯通,这标志着大桥主体工程建设进入收官阶段。

  港珠澳大桥主桥全长22.9公里,由钢箱梁和混凝土构成。温度的变化和汽车的碾压都会造成桥面板伸缩和位移。因此,在港珠澳大桥主桥桥面板之间,共设有79道0.32米至1.76米不等的伸缩缝。

  港珠澳大桥模束式伸缩缝安装项目经理田欣介绍,每道伸缩缝的规格都要涵盖历史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对应下的长度,只有掌握伸缩缝在安装温度下的长度、精度,才能精确对位。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工程管理部副部长景强表示,在疲劳荷载、温度和刹车制动力等多项因素作用下,伸缩缝的耐久性是对大桥120年设计使用寿命的重要考验。“所以说它的安装必须慎之又慎,必须保质保量。”

  伸缩缝的全部安装完成,意味着港珠澳大桥主桥桥面实现了全线贯通。接下来,主桥工程将全面进入桥面铺装阶段。

  2012年7月,港珠澳大桥主桥工程首个施工单位进场。4年多的时间里,这里产生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在多个领域填补了我国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空白,形成了走向世界的“中国标准”。

  在海上装配技术和安装工艺方面,港珠澳大桥主桥也实现了多项创新。例如海上墩台的安装,3个土建标段分别采用了3种不同方法——大型钢圆筒围堰干法、分离式胶囊柔性止水法、无底双臂钢围堰法,3种方法各具特色,自成体系。

  江海直达航道桥三座海豚塔的安装过程,尤其体现行业先进水平,每座海豚塔采用两台大型浮吊船协同作业,将2000多吨的钢塔在空中翻转,最后精确定位在承台上,其整个吊装工艺研究历时两年,历尽艰险,属世界首创。

  目前,共有来自8个国家的专家和团队参与到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当中,他们当中有设计大师、质量顾问和技术咨询专家,不仅带来了新的科技和施工工艺,也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更让港珠澳大桥的影响扩散至海外。

  据悉,同为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的岛隧工程正在加紧推进,海底隧道已建成超过总长的80%,预计E33节沉管将于10月份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