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或爬梯上墙或深入林地,积极开展灭蚊行动。工作人员或爬梯上墙或深入林地,积极开展灭蚊行动。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张秀丽 通讯员 粤卫信□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张秀丽 通讯员 粤卫信

  本版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康健 通讯员 省爱卫会

  统一灭蚊行动时间:

  第一轮时间为7月23~27日

  第二轮时间为8月20~24日

  第三轮时间为9月25~29日

  炎热多雨的天气,积水多,更容易导致蚊虫孳生。昨日,广东省卫计委通报,截至7月23日,今年全省已累计报告100例登革热病例。为做好疫情防控,避免疫情传播扩散,广东省卫计委、广东省爱卫会共同发声,呼吁单位、市民重视灭蚊工作,共同将登革热的传播风险降到最低。

  全省已报告100例登革热病例

  随着高温多雨天气的到来,全省多地蚊媒密度处于较高位置,一旦有登革热病例出现,疫情扩散的风险增高。广东省卫生计生委昨日发出通报,截至2018年7月23日,今年全省共有13个地市31个区县累计报告100例登革热病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82例,本地病例18例,累计病例数较去年同期(72例)相比上升38%。

  广东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宋铁分析全省疫情表示,近年来全球蚊媒传染病发病呈上升趋势。目前广州多个区和佛山南海区、中山、阳江、湛江陆续有本地病例发生,其中广州黄埔区、天河区的疫情有从点状暴发向周边区域蔓延的趋势。宋铁认为,7~9月,随着周边国家和地区登革热疫情的持续,暑假、广交会期间我省出入境旅游、商务活动增加,加上粤西高铁的开通,人口流动性加大,输入病例也将持续存在;同时由于天气炎热、潮湿多雨,伊蚊正处于活跃期、密度较高,继续出现散发本地病例和点状暴发的风险很高,可能出现局部区域流行。登革热疫情重点防控地区为广州、深圳、佛山、中山、东莞、阳江、汕头、潮州、揭阳、湛江、茂名等市。

  多型病毒流行易增加重症和死亡风险

  宋铁介绍,目前本地病例以登革热I型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本地流行呈现多个登革血清型并存的情况,如是2012年I型、III型和IV型,2013年是I型和III型,2014年是I型和II型,2015年是I型、II型和III型,2016年是I-IV型均有,2017是年I型、II型和IV型。“多型病毒流行易增加重症和死亡的风险。”

  减少感染登革热风险,唯一的办法就是灭蚊。广东省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所副所长蔡松武介绍,蚊子生长离不开水,雌蚊在水中产卵,最快一周时间就可以发育为成蚊。清除积水,减少蚊虫孳生,可以有效预防蚊媒传染病发生与流行。但令人忧心的是,近期省爱卫会多次派出专家组到重点地区进行蚊媒防制工作情况督导,现场检查发现,登革热疫情发生地周边的一些露天仓库、闲置空地、公共绿地、城乡接合部居民区、空置房屋以及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仍不同程度存在蚊媒孳生地清理不及时不彻底的问题。

  医院及周边是重点灭蚊区域

  据广东省疾控中心近期的现场抽查结果显示,部分地区居民区外环境未发现蚊虫阳性孳生地,但外环境成蚊密度较高,蚊虫阳性孳生地或存在于居民居室内及天台。宋铁认为,大城市的综合医院需要更为重视灭蚊工作。“因为大量的病人求医看病,医院的孳生地没有人管理或带来高风险,医院又是传染源集中的场所,且传染病人在早期是没有被明确区分开的。一旦有传播媒介就容易导致医院成为扩散的高风险场所。”为此,专家认为,应重点关注并做好以医院为重点及其周边环境的治理问题。

  目前广东省已进入登革热高发季节,全省将进行灭蚊专项统一行动。从23日起连续三个月全省开展以街镇为单位的统一灭蚊行动,第一轮时间为7月23~27日,第二轮时间为8月20~24日,第三轮时间为9月25~29日。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居民积极行动起来,进行一次环境卫生大扫除、清理卫生死角,翻盆倒罐、清积水,统一杀灭成蚊。

  焦点问答

  广东局部地区或有登革热本地化趋势

  对于全省登革热的临床特点,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副院长、广州医科大学教授张复春开展过研究。他介绍,近年来,我国登革热发病率快速上升,疫情逐渐由东南沿海地区向全国各地蔓延。广东局部地区可能存在登革热本地化的趋势,防治工作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1。 我国登革热的临床特征是什么?

  张复春:我国为登革热非流行地区,患者的临床特征与东南亚等流行区有较大差异。在流行区,登革热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儿科疾病,较少侵袭成人,重症病例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而我国登革热病例以成人为主,老年及伴有基础疾病者为重症高危人群。以2014年广州市登革热疫情期间我院收治的2000余例患者分析为例,发病人群中成人占90%以上,重症患者均为成人,其中超过50%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多数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重症表现主要为器官功能损伤,其中以心、肾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主。

  2。 登革热分为几种临床类型?

  张复春:登革热通常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登革热和重症登革热两种临床类型。患者近期曾到过登革热流行区或 当地有登革热病例,出现发热,伴乏力、厌食、恶心,头痛、肌肉及骨关节痛等症状,或皮疹和出血现象,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者可怀疑感染登革热;进一步到医院或疾控中心进行特异性检测,发现登革病毒IgM抗体、登革病毒核酸阳性及NS1抗原阳性者可明确感染登革热。重症登革热是登革热的一种严重类型,主要表现为严重出血、休克或心脑及肾等重要器官损伤,死亡率较高。

  3。 哪些人群易发生重症?

  张复春:65岁以上的老年人、婴幼儿和孕妇,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基础疾病者,肥胖或营养不良者等人群,容易发生重症登革热。登革热患者出现持续高热或退热后病情恶化,严重腹部疼痛,持续呕吐、胸闷、心悸、少尿,昏睡或烦躁不安或明显皮肤等出血现象,有可能发展为重症,需高度警惕。

  4。登革热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张复春:登革热主要预防措施是防蚊灭蚊,切断传播途径,如杀灭成蚊,清除伊蚊的孳生地,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裤,使用防蚊驱避剂等,如怀疑或明确感染登革热,特别在发热5天内,应在家或医院实行防蚊隔离措施。

  目前登革热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等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防蚊隔离、早治疗。我们创立的“早期识别、动态监测和中西医综合治疗”重症救治策略及诊疗流程,牵头制订了国家登革热诊疗指南及卫生行业诊断标准并在全国推广应用,提高了登革热诊疗能力,使2014年广东登革热大流行的病死率显著低于同期国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