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罗丽娟 见习记者/王谦)30日,中山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三十九次会议,中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以下简称“卫计局”)局长雷继敏就中山市妇幼保健工作情况做了汇报。据悉,全面实施二孩新政后,在不干预的情况下,中山今年新增人口约0.35万—0.5万,2017—2018年将出现生育高峰,每年新增人口约2.6万—3.2万。
市人大常委会科教文卫华侨工作委员会认为,近年来,中山市政府不断加大妇幼工作保障力度,但新增的需求和妇幼保健实际供给之间的矛盾逐步凸显,需要在“人、财、物”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补足短板。
投入▶▶去年妇幼保健经费比增18%
经中山市卫计局初步估算,2017年—2018年生育高峰退去后,每年约新增人口0.9万—1万。总体来看,短期内出生人口将明显增加,社会对妇幼保健工作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
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近年来中山妇幼保障工作力度得到逐年提升。据统计,2015年中山市投入妇幼保健经费3293万元,比2014年增长18%。2011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22.86亿元新建妇幼保健院妇科大楼、镇区医院和妇幼保健中心等基础设施。此外,从2010年起,该市每年投入1190万元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
中山市还在省内率先推进宫颈癌、乳腺癌免费筛查。过去五年,市镇共投入2500万元累计为20多万妇女实施“两癌”免费筛查。另一方面,孕妇和新生儿可享受“三免两补”检查,目前中山市正稳步推进妇幼健康公共卫生项目,形成婚前孕前保健、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三级干预网络。
随着二孩政策落实,高龄高危产妇逐渐增多。为此,中山市率先开展“关注生命早起1000天”健康公益活动,制定高龄孕产妇健康教育计划,为35岁以上目标人群开展生殖能力评估,加强出生人口检测和风险防控。
调研▶▶妇幼保健工作面临较大挑战
为进一步了解全市妇幼保健工作,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华侨工作委员会于今年7月下旬对此进行了调研。报告称,中山市在加强妇幼保健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加大投入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但面临新的情况和变化,尤其是随着全面二孩新政后的生育高峰,中山妇幼保健工作仍面临较大的挑战。
其中,全市妇幼保健人员和助产机构相对不足成了最突出的问题。调研显示,目前中山市有市级妇幼保健机构1个、助产机构28个;截至去年底,全市有妇幼保健医护人员1858人。而根据卫生部《妇幼保健机构管理办法》规定,按常住人口1:10000标准配置妇幼保健人员,中山市目前缺口100人左右。此外,根据中山市新增出生人口预期,结合近四年助产机构分娩情况,目前全市助产机构服务能力仅能满足新政实施第一年也即今年的妇幼保健需求,助产服务机构能力特别是优质医疗保健服务能力亟须提升。
此外,随着高危妊娠情况的增多,孕产妇对助产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往往首选市属医院分娩,导致市属医院床位供应紧张,结构性矛盾凸显。2012年—2015年,全市镇区医院分娩量逐年减少,但4家三甲医院分娩量呈上升势头。其中,市人民医院、博爱医院2015年分娩量比2014年分别上升25.4%和10.52%。
建议▶▶放宽引进妇幼紧缺专业人才
基于上述调研结果,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华侨工作委员会建议,为适应新形势发展,中山市应围绕“人、财、物”三个维度进一步加大对妇幼保健工作的支持力度。
为缓解镇区医院分娩量逐年减少、三甲医院分娩量逐年上升的情况,市人大建议应从基层妇幼机构的投入开始抓起,强化基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加快妇幼机构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尽早增加妇幼医疗资源的供给,以满足生育高峰的需求。
针对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紧缺的情况,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华侨工作委员会建议要建立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的机制,对妇幼保健卫生紧缺专业人才适当放宽政策,让更多的优秀人才留在基层,避免人才流失。
此外,为了进一步扩大妇幼保健工作的公共服务能力,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华侨工作委员会还建议要逐步对居住中山的广东户籍人口实施免费婚检,从源头上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