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6时,一架湾流G550公务机载着4人组成的医疗救援组,从深圳宝安机场的跑道上滑行起飞。后续的14个小时中,救援组登上青藏高原辗转千里,成功将一名深度昏迷的呼吸衰竭患者从西藏阿里转运至北京治疗。中山市人民医院麻醉一科主治医师黄锡强,作为4人医疗救援组中唯一一名医生,亲历了这场跨越数千公里的空中救援。

  据悉,去年7月17日,中山市人民医院与深圳金鹿航空救援服务有限公司(金鹿航空)签约,达成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俗称“人工心脏”,简称“ECMO”)航空转运合作。至今,该院医务人员已经3次赴藏参与超远距离空中救援任务。

  8月29日晚上9时多,中山市人民医院麻醉一科主任李斌飞接到了医院的一项紧急任务。此时,科里的主治医师黄锡强忙了一天,正准备休息,很快,他接到了李斌飞的电话。10时左右,黄锡强已经从家里登上医院派来的车,之后向深圳疾驰。

  就在5天前,一名中年男子在阿里的一家酒店房间内昏迷,最终被工作人员发现并送往当地医院抢救。经过当地医院CT检查,患者被确诊为重度高原性脑水肿,并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多项严重并发症。因阿里地区医院医疗条件有限,经5天积极抢救,患者仍未脱离深度昏迷状态,患者家属提出转院作进一步治疗。

  阿里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西部,平均海拔4500米,普通民航飞机难以完成转运任务。专业航空救援成为这种紧急情况下的首选。金鹿航空安排了一架湾流G550公务机,并迅速联系中山市人民医院组建救援团队。很快黄锡强与金鹿航空组织的另外3名护士,共同组成了4人救援组。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8月30日零时左右黄锡强到达深圳金鹿航空总部。在金鹿航空的会议室内,远在美国的金鹿航空首席医疗总监Steven与救援组成员召开了紧急的电话会议,分析病人的病情,并初步制定了救援转运方案。

  凌晨4时左右,带上沉重的医疗器械和药品,救援组开始向深圳宝安机场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安检,救援人员和设备、物品全部登机。6时刚过,飞机从跑道上滑行升空,向西北方向飞行。

  经过6小时的飞行,飞机于30日中午12时降落在西藏阿里昆莎机场。此时,当地医务人员已经用救护车将患者送至机场等候,救援团队与医护人员交接班后,患者被转运至飞机上。

  黄锡强发现,患者依然处于深昏迷状态,伴有发烧症状,呼吸功能衰竭,血氧饱和度较低,亟需以气管插管的方式供氧。但是患者的身体状况显示,其血小板数量严重下降,插管过程中一旦造成挫伤,就可能导致患者血流不止。最终,黄锡强选择以高流量面罩供氧的方案让患者吸氧。

  经过6个多小时的飞行,30日下午6时多,飞机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病人被转运至北京的120急救车,又历经2小时的陆地转运,患者最终在当晚8时多被送至北京天坛普华国际医院神经内科ICU作进一步治疗。在8个小时的转运过程中,患者在医护团队的细心治疗和护理下,依靠面罩吸氧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最终上升至93%—95%,生命体征稳定。

  借助彼此的专业优势,人民医院与金鹿航空将抢救生命的绿色通道由地面通道向空中通道延伸,实现从陆地短距离医疗转运向空中长距离快速转运升级。

  南方日报记者 何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