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北京理工大学获悉,北京时间6月4日凌晨5时7分,由北京理工大学邓玉林教授团队研制的科学载荷被送往国际空间站,6月7日进行了第一组实验。据悉,本次搭载项目的顺利实施,是中国空间科学项目首次登入国际空间站,标志着中美在空间科学领域的合作取得了“零”的突破。

  据了解,北理工研制的“空间环境下在PCR反应中DNA错配规律研究的科学载荷”已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由负责运营国际空间站科学研究平台的NanoRacks公司,通过SpaceX公司“猎鹰9号”火箭乘坐“龙”飞船送往国际空间站。该载荷将在空间辐射及微重力环境下,在轨开展抗体编码基因的突变规律研究。

  据北京理工大学6月7日提供的最新消息,在载荷升空两天后,宇航员已将载荷从低温储存箱中取出,安装在国际太空站的实验架上启动实验。第一组实验持续一天左右,经过10多天后,再启动第二组实验。大约一个月后,实验设备和样品将返回地面,开展后续研究。

  中美航天合作在上世纪70至90年代曾有过“蜜月期”,此后,虽然中美两国的整体合作水平不断深化,航天合作却陷入冰点。“我们这次中美合作的突破,可以为更多中国科学项目利用国际空间站提供借鉴和经验。”邓玉林表示,通过这次合作,美方应了解中国科学家是敬业和专业的,是国际空间科学领域的重要力量,今后的合作应该是大势所趋。

  记者了解到,本次登入国际空间站的北理工空间生命科学载荷,是继该团队所研制的载荷在2011年“神舟八号”搭载、2016年“长征七号”首飞搭载以及2017年“天舟一号”搭载之后的又一次“太空之旅”。此次北理工载荷将被带入到国际空间站美国实验舱,实验数据将传回给研究人员进行后续的科学研究。

  据团队主要成员、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副教授李晓琼介绍,此次载荷是采用微型微流控PCR仪,对抗体DNA片段进行在轨飞行状态下的基因扩增,来模拟人类生命的延续与发展。在空间飞行结束后,研究团队将分析基因突变规律,进而探讨空间辐射及微重力环境下的基因诱变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