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革喜家庭是一个优秀的文艺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平等、相互尊重;注重家庭生活,安排假期亲子旅游,增强家庭观念。引领睦邻友好,营造和谐氛围;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在社区积极倡导新风尚,努力传播正能量。曾多次被推荐参加妇联及宣传文化部门举办的文艺表演、知识竞赛、宣传推介及其它社会公益活动,受到同时、朋友和邻居的广泛赞誉。

  我们家看起来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四口之家,不过每个成员都有着一些不普通的奇怪因子,怎么说呢?就请听听我的介绍吧。

广告

  首先是属狗的老爸,一个看上去酷酷的其实特别温柔的人。有三件事是他的最爱:一是读书,1991年音乐专业大专毕业后,在音乐中专从事教育工作;接着又相继于2001年从星海音乐学院本科毕业、2007年获得华南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硕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仪式那一天,我们全家总动员(当时我可爱的弟弟还没有来到世上,所以就是我和妈妈),大家抢着戴博士帽,看到老爸笑歪了嘴。我觉得老爸是我的超级偶像。第二件事是练琴,每天下班他就飞奔回家直扑向钢琴,沉浸到他的音乐世界里,我们天天都能受到音乐的“洗礼”,从头到脚。虽说老爸的钢琴不是“童子功”,可通过他的勤奋,还考取了全国电子琴考级评委的资格证书哩!第三件事是唱歌,乐感极强的老爸天生一幅漂亮的“抒情男高音”(老爸的声乐老师的评价)嗓子,广州市的许多剧场和越秀区每个广场的大型文艺演出里都响起过老爸的歌声,我和老妈总会在台下骄傲地看着他表演。不过老爸练声的时间和地点有点奇怪:每天晚上冲凉时,他会在浴室里引吭高歌,很有点夜半歌声的味道,可自从遭遇过邻居在忍无可忍之后的“忠告”后,老爸把冲凉的时间提前到了9点,没有想到的是楼里很多人居然因此成为了他的忠实歌迷。值得一提的是老爸还于2003年举办了自己的个人演唱会呢!

  接着来说说我的老妈,属兔子的她是一个快乐的家庭主妇。每天当她进厨房煮饭之前,她总会先去挑好音乐,然后边唱边扭边挥动菜勺,她说这样煮出的菜里不仅有爱,还有美妙动听的音乐,味道会好很多。虽然我不觉得,但在吃饭的时候,还是会和老爸一起说:“老妈(老婆)煮的才最好吃啦!”然后看到老妈会露出她灿烂的招牌笑脸。她真的很喜欢笑,也爱说笑话给我们听,从书上翻版下来再经过她的表演次次都让我笑到无法控制,最后她总说:“怎么笑成这样?太不斯文了,下次不说给你听了。”可看到有趣的她又会忍不住说出来然后自己也笑到眼泪直流。她还喜欢看书,常常把一些精彩的文章读给我们听,可是她看书的时间有些奇怪,通常在我们睡觉以后,所以基本上老妈应该很久没有看到过日出了。

  再来说说我吧!我叫刘乐卓,今年16岁,星海音乐学院附中高一学生。提起考附中,我还有一些有趣的事跟大家分享呢!我原本在广州七中读初中,学习成绩中上,正常来说,以声乐或者圆号特长考回七中的高中也问题不大,所以从来没有想过考专业。直到有一天,我偶然听到小云雀合唱团的一位同学考了星海附中,回家跟老爸提起,没想到老爸格外兴奋,问我是不是也想考,我问考什么内容、怎么考啊,老爸说这还不简单,上网查一下就清楚了。于是即刻打开电脑,从附中的招生简章中得知4月9日—15日为考试时间。记得当时已经是3月20号了,而且我正处于变声晚期,嗓子机能还不稳定,考声乐专业不太合适,考钢琴专业的话,曲目基本上还没有接触过,我心想只能放弃了,老爸当时也很沮丧,但又心有不甘,反复看了几遍简章。看得出来,其实老爸也想我考专业,这一点他后来也承认了。老爸原本就是很棒的音乐老师,我很小的时候,每天看到好些个哥哥姐姐上我家上钢琴课,就很羡慕,在征得老爸同样之后,我就主动搬一张小凳子坐在一边旁听。久而久之,我也觉得手痒痒,很想弹琴,多次央求后,老爸终于答应。于是在我4岁的时候,老爸开始给我上了第一节钢琴课,从此每周一次课未曾间断,直到小学六年级之前。说实在的,能考上附中,全靠这段时间打下的坚实基础,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绝大多数的孩子从六年级到初三的这段时间,基本上是挤不出时间来练琴的。好在我的爸妈都很开明,也真的很懂教育,我为他们感到骄傲。他们从来不会逼迫我学习,也不会监视我练琴,相反他们还经常想办法跟学校协调,尽量减轻我的学习压力和功课负担。于是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下,我还可以时不时地弹一弹我心爱的钢琴,以至于后来在临考前两个星期的时间里,能够从老爸给我布置的考试曲目中迅速找回感觉,加上前面八年的扎实基本功,顺利考取音乐学院钢琴综合专业。虽然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却让我更加明确了今后的专业方向。考学的事已经过去一年,但依然值得回味,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并不是因为考上音乐学院有多厉害,而是在这件事上,爸爸妈妈的策略:爸爸明知道我有较高的音乐天赋(这是我从经常跟爸爸交往的音乐家朋友那里偷听的,保密哦……),内心也很想让我搞专业(这一点是后来妈妈告诉我的:爸爸说,每个孩子的天赋与兴趣都是不一样的,乐乐在音乐方面显现出较强的兴趣和较高的天赋,应该是学习音乐的材料),但却从来没有主动要求我学琴,也没有逼着我走音乐专业的道路,而是密切关注、细心呵护、循循诱善、顺势而为,让我自己选择人生道路,可谓“老谋深算”。可怜天下父母心……感激爸爸妈妈的爱与付出!感谢音乐的陪伴!还有一点想跟大家交流的,就是关于老师能否教自己小孩的问题。老爸的很多朋友都是非常优秀的钢琴老师,门下的学生也很多且很棒,但往往为自己孩子的钢琴学习感到头疼,不知为何,十有八九的钢琴老师教别人的孩子头头是道,而对自己的孩子却无计可施,因此虽然无奈,但“易子而教”的现象却十分普遍。这一点上,我和老爸倒是个例外。上附中之前,我一直跟老爸学琴,学习效果甚好。这也是我自己和老爸都感到骄傲之处。回想起来,有一点特别重要,那就是角色转换。记得学琴之初,老爸就跟我约法三章、明确了一件事情:上课的时候,我们之间可以是师生关系,也可以是朋友关系,但唯独不能是父女关系;学琴的过程中,老爸只负责每周一次的上课,其余六天的练琴则需要自己独立按时完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用笔标注好,下次课堂上问。这个习惯不光是钢琴课,我也将其运用于学校文化课的学习。这样就督促自己上课认真听课,因为如果走神没有听到知识点,回到家里,家长是不会教你的。这是我们家的做法,自我感觉还比较有效,如果能够给我亲爱的同学们一些启示,那将给我带来莫大的欣慰。

  最后该来说说我那不到四个月大的小弟弟了吧。小家伙可谓是上天格外开恩而赐予我们家的最尊贵的礼物,可爱至极。曾听人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弟弟出生以后,我对这句话更为深信不疑,更觉得说这句话的人之伟大。记得弟弟出生的当天恰逢小云雀合唱团排练,我因为想陪同妈妈生产,向少年宫请假,老师虽然同意了,但觉得我没有必要耽误排练,我当时就着急了,竟破天荒第一次跟老师理论起来:“我觉得家庭最重要,我要陪在妈妈身边!”老师当时懵了,后来醒悟过来,也理解。是啊,这就是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亲眼见证了妈妈生育之艰辛,倍感生命之神奇与母亲之伟大。弟弟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那一瞬间,爸爸竟然情不自禁地唱起《Do-Re-Mi》来,更神奇的是,刚刚来到世上的小生命,虽然连眼睛都还没有睁开,却应声停止了啼哭,跟着已经在妈妈肚子里听了上百遍的爸爸的歌声轻轻地挥动着小手,好象指挥家似的。产房里的全体医生护士都被这前所未有的一幕给深深感动了,连隔壁的医生都被吸引过来……。时间过的真快,再过一个星期,弟弟就四个月了。我现在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直奔弟弟房间,抱抱他、亲亲他,跟他说话、唱歌、讲故事,尽情享受欢乐时间……。感谢上苍,感谢爸爸妈妈,感谢弟弟,感谢一切……

  看了我们家的故事,是不是觉得真的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呢?是啊,平凡中见伟大,普通中显美丽,这就是我的家。

  建设小家为大家,最美家庭,舍我其谁!

  附件;家庭成员及荣誉

  家庭成员

  父亲—刘革喜,46岁;母亲—肖莉,41岁;

  女儿—刘乐卓,16岁;儿子—刘乐山,0.3岁

  家庭成员简介:

  (1)刘革喜:音乐教育硕士,中国音乐家协会电子琴学会终身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电子琴(业余)考级评委,湖南省电子琴专业委员会终身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州市演艺人协会会员。现任广州市越秀区大东街文化站站长兼社区教育学院副院长,越秀区政协委员,越秀区文联委员,农工党越秀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委,农工党广州市文化建设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具有较强的声乐演唱和键盘演奏能力及合唱艺术教学能力。先后参加省、市、区宣传文化部门举办的大型演唱、演奏上百场次。曾成功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

  ➢ 第二届雅马哈全国钢琴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 首届全国“孺子牛”杯教研成果奖一等奖;

  ➢ 全国第三届校园歌曲创作大赛一等奖年;

  ➢ 广东省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 广东省基层先进宣传文化工作者;

  ➢ 广东社区优秀辅导员代表;

  ➢ 广东省优秀音乐家奖;

  ➢ 羊城优秀音乐家奖;

  ➢ 广州市职工艺术家奖;

  ➢ 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突出贡献个人;

  ➢ 广州市“羊城之夏”青少年暑期系列活动积极分子(七次);

  ➢ 广州市“百歌颂中华”声乐比赛金奖;

  ➢ 广州地区客家山歌大赛银奖;

  ➢ 越秀区先进劳动者(2次);

  ➢ 越秀区人民政府嘉奖(2次);

  ➢ 担任广州合唱团领唱,国际国内大赛金奖数次。

  (2)肖莉:先后毕业于音乐教育专业和动漫艺术设计专业,并通过继续学习,先后考取全国通用美容师资格证书、护理师资格证书等资质。具有较好的音乐艺术和家庭教育综合素质,对幼儿及少儿心理和教育有一定的研究和见地。曾为多对夫妇提供婚姻家庭以及子女教育方面的指导,曾在东山区文化馆艺术培训中心工作,现为全职家庭主妇。

  (3)刘乐卓:现为星海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高一学生。专业为综合音乐表演(钢琴),学习成绩优异。校合唱团团员,广州市越秀区少年宫小云雀合唱团演员班学员,爱好兴趣广泛,曾学习过圆号、小提琴、竖笛、吉他、舞蹈、话剧等。为学校和少年宫屡获殊荣。曾参加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十字路口》的拍摄,扮演小主人公胡倩;参加电视剧《拯救》的主题歌《拯救》童声部分的录音演唱;参加广东省科协宣传短片的拍摄。

  ➢ 2017年,参加第七届澳门钢琴邀请赛总决赛,获专业少年组银奖;

  ➢ 2016年,参加第七届澳门钢琴邀请赛广州赛区比赛,获专业少年组银奖;

  ➢ 2015年,参加第二届雅马哈全国钢琴比赛,获少年B组三等奖;

  ➢ 2014年,参加第八届世界合唱比赛,获民谣组、童声组两项金奖;

  ➢ 2013年,参加广州市第十二届学校合唱节,获优秀表演奖一等奖;

  ➢ 2013年,参加广州市越秀区第十二届学校合唱节比赛,获一等奖;

  ➢ 2010年,参加亚运会闭幕式合唱演出;

  ➢ 2005年,参加“绿意杯”海峡两岸钢琴比赛,获优秀奖,

  ➢ 2006年,获“羊城之夏”声乐比赛获优秀奖、摄影比赛获三等奖、

  ➢ 2006年,参加广州市小品大赛,获优秀奖

  (4)刘乐山:新生儿。

  家庭荣誉:

  ➢ 2009年,获广州市“书香家庭”称号;

  ➢ 2010年,获广州市文明家庭称号;

  ➢ 2010年。参加越秀历史文化知识竞赛,荣获第二名;

  ➢ 2010年。参加广州市文明知识竞赛,荣获第二名;

  ➢ 2010年,参加广州市书香家庭颁奖文艺演出;

  ➢ 2010年,参加广东电视台南粤万家颂中华迎亚运歌唱大赛广州赛区第一名;

  ➢ 2010年,参加由亚组委、省妇联、羊城晚报、南方电视台共同举办的大型家庭竞技娱乐电视节目《全家放轻松》,获周冠军;

  ➢ 2011年,参加广州市“弘扬岭南人口文化,构建羊城幸福家庭”——迎新春岭南影韵快乐家庭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文艺演出;

  ➢ 2011年,参加广东省居住证首发式文艺演出;

  ➢ 2012年,代表越秀区参加广佛同城交流文艺演出;

  ➢ 2012年,参加由广州越秀海外联谊会和香港西九新动力联会联合举办的“港穗共庆双亲节暨香港回归15周年联欢晚会”;

  ➢ 2012年,获广州市文明家庭称号;

  ➢ 2013年——2016年,连续参加耆福老人院新春慰问演出,

  ➢ 2017年,获越秀区最美家庭(文艺家庭)称号;

  ➢ 此外,还先后多次参加广东电视台以及宣传文化部门的公益宣传片拍摄以及公益歌曲演唱录制等社会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