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岗敬业。王东飚同志原先在总关机关工作,2010年底被交流到黄埔海关最边远的基层海关—凤岗办事处工作。得知自己要到那里工作,他的心一下子凉了许多,像打翻五味瓶似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2002年,他从部队转业,被安排在总关工作。他在部队是个副团级领导,回到海关任主任科员,经过自己的努力,被提升当了副调研员,他觉得组织对他也很照顾了,毕竟恢复了副处级待遇,尤其是在省城的总关工作,能够照顾家庭孩子,一家人经常在一起比什么都好。可现在要交流到如此偏远的乡村海关工作,又要像在部队那样两地分居,过起“牛郎织女”般的生活,这可怎么办?那段时间可以说是他最难受的日子,心里斗争很激烈,去不是,不去更不是。他明白作为一名关员,尤其是党员干部,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是没有什么条件可说的。于是,他耐心做通爱人的思想工作,二话不说,立即赶到凤岗办上班。他被安排协助处领导抓好武警协调、学会政研等工作。扎根凤岗办六年多来,他无怨无悔,甘心奉献,忠于职守,正确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一心用在工作上。他负责武警协调工作,建立健全关警协调工作机制,沟通关警联系配合渠道,深入扎实开展“三共”活动,使关警合作更加顺畅,通关监管取得较好成效。办事处“扎实开展‘三共’活动,推进武警海关执勤长效机制建设”的经验做法被总关采用。他走访武警130多次,协调解决武警各种困难问题220多个(次),为武警培训、授课作专题讲座20多场(次)。他参与创办《家园》电子杂志,出刊11期,承办《凤办故事》19期,较好地弘扬清风正气,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他负责协助学会政研工作,与他人合作撰写发表政研文章6篇,办事处2011至今,连续5年被评为总关优秀学会小组,并于201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学会小组(埔关唯一)。
爱老敬亲。岳母今年86岁,原本与大舅哥家生活在一起,可因为婆媳关系不和,老人过得不快乐。他听说后对妻子说,就让老人家跟我们吧!于是,岳母1991年跟他来到广州空军部队,岳母这一呆便是二十六年。这样的决定不是随便说说就可以做的,这需要一个男人的气度,也体现了他作为丈夫对于妻子的爱。岳母31岁守寡,为了带大几个孩子就没有再嫁,随着年龄的增大,性情也变的有点难“对付”,可他对待岳母总像对待自己的亲母亲一样,尊重、理解和关心,从不让她老人家受到一点委屈。2004年搬入新居,他与妻子商量,专门为岳母安排一间房间,配上床头柜、衣柜、电视、空调、电话。岳母喜欢吃什么,他就想方设法为她买,老人年老体弱,经常得病,他亲自送医院治疗照料。平时问寒问暖,节假日,他利用放假的机会,还带全家和老人去香港、上海、南京、苏州等地旅游。2011年岳母八十大寿,他从银行卡里透支了一万多元,加上手中的一些积蓄,带老人返乡独自操办了一场寿宴,让妻子和老人都感到无比的感动。他有孝顺的心、感恩的情,他说老人家长年与他们居住,他照顾老人,老人可也帮着家里作作家务、带带孩子,帮着他们夫妻解决了不少难题,满足老人的心愿更是为人儿女应尽的义务,也算是对老人的一份感激。26年来,他与老岳母从未红过脸,和睦共处,互敬互爱,老岳母逢人必夸他是一个比亲儿子还亲的“好女婿”。
爱家敬妻。生活的路上谁能无忧,那份忧来自家人、来自工作,可面对忧愁,他总是选择“一切都在笑谈中”。他与妻子相识32年,结婚26年,他成家的时候所谓“一穷二白”,是一个“穷当兵”的。他凭借着老实忠厚赢得了妻子的青睐。妻子嫁给她的时候手头殷实,带着三万块的“巨款”和嫁妆将自己变成了一名军嫂。他与妻子相互信任,相敬如宾。他转业没几年,妻子下岗,总关机关津补贴调整,工资待遇下降,他身上的压力甚大。妻子的心情也很烦闷,下岗的事情让她觉得矮了一截。他是个细腻的人,洞察到妻子的苦闷,但却这样宽慰妻子:“单位不行了,正好可以休息休息。你在家好好陪陪母亲,聊聊天、逛逛街,轻松轻松多好啊。”话是那么说,可当妻子看到家庭面临的困难,提出要为家庭分担一些负担。于是,他答应了妻子的要求。他帮她办了一间减肥美容公司,并带头减肥。公司生意不好失败后,他又到处托人,帮她找了几份工作,短的干了几个月,长的干了两三年。前几年,妻子退休了,他鼓励妻子把退休后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些。对于妻子学钢琴、学跳舞、学瑜伽、学唱歌,总之,只要她高兴,他都会全力支持。因为一周才回家一次,他非常珍惜与家人相聚的时光。每逢节假日,他都尽量陪同家人,为他们做好吃的饭菜,做他们开心的事。他认为,一家人在一起大家开心自己才开心,“家和万事兴”呀!他喜欢文学,空闲时间,他还结合工作的阅历和生活感悟,就如何对待人生、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工作、人与家庭、父母与孩子等方面的关系,作了一些思考,写了100多篇文章,出版了《平实人生》、《女人的幸福其实很简单》两本书,并用妻子的照片作封面。2016年3月,东莞市凤岗镇作家协会、兴贤诗社共同为他召开了《王东飚先生作品研讨会》。2016年3月15日,《凤岗报》报,在《文艺》整个专版,以“一位文学爱好者对幸福的平实追求”为题,对其作品及人品作了详细的报道,多名作家为他的作品写了书评。他的家庭于2014年被评为“凤办十大最美家庭”。
爱儿敬少。他一直认为,夫妻的成功不算成功,只有儿子有责任担当,有爱国情怀,成为对国家有用之才,并健康幸福快乐地工作生活,才算上成功。儿子作为他家唯一的男孙,妻子一方面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她望子成龙,希望儿子能学多些东西,将来出人头地。为此,从幼儿园开始,妻子就给儿子报了诸如,芭蕾舞、钢琴、绘画、写作、数学等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文化补习班。每逢双休日,他与妻子来回奔走在幼儿园、少年宫及学校之间。钱花了不少不说,而且也累够呛。妻子的良苦用心,儿子非但不领情,有时还弄得夫妻很难堪。有一次,他送儿子到老师家里学弹琴,老师对他说:你儿子对学钢琴没有兴趣,说是你们逼他来学的。他听了老师的这番话,脸上红一阵白一阵。还有一件事,使他记忆犹深:有一次,儿子的女同学打电话,想请他参加她的生日晚会。明明儿子在家,可妻子却说不在家。事后儿子为此还闹了几天情绪。从那后,他和妻子商量,要尊重儿子的兴趣和爱好的选择,要以朋友的身价同儿子相处。让儿子有一个独立的人格和空间,保持一个良好的心境和状态。此外,儿子的成长进步离不开父母的言传身教,父母要给儿子做好榜样,要求儿子不能做的自己绝对不能做,要求儿子要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好。夫妻从不在儿子面前随意争吵,对于原则问题,敢于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努力营造讲政治,讲团结,讲友爱,尊老爱幼,尊师重道,以人为善,乐善好施的氛围。儿子在成长过程中,虽然有过任性,有时也贪玩,在初中有段时期还弄了怪里怪气的发型,迷恋游戏,沉浸于“老夫子”故事漫画中,还经常与女同学打电话,学习不怎么上心。对此,他不再是训斥,也不是一气之下像从前那样将“老夫子”乱撕一通,而是不管多忙都想法找儿子聊天,说说理儿,小到不随地吐痰,不随意丢垃圾,不说脏话粗话,大到勤俭节约,遵纪守法,心中有爱,理想信念等。慢慢地儿子觉得老爸就像朋友一样对他,他也懂事起来,学习不断取得进步。中考时,儿子以倒数第二名的成绩进入某中学,进入高中后,由于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但进入了重点班,而且还成为全校的优秀学生,成绩名列前茅,获得各项奖状几十张,他还作为优秀学生家长的代表,两次上台介绍了教育孩子的经验。儿子大学毕业后,或出国留学,或考公务员,或参军当兵,或找一个比较稳定的职业,或有一份较高收入的工作等,其就业问题曾经困扰了他们夫妻,甚至使他有时无法释怀。但他和妻子最终尊重儿子的选择。儿子2014年大学毕业后,干了几家公司企业,先后做了人事,贸易,广告,现在他选择做了UI设计师。对此,他内心感到很欣慰,也很有成就感。
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