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广州南沙区万顷沙镇九涌附近,在天上2架无人机的监控下,2台水上钩机在水面、4台大型钩机在岸上,同步开动对8-10栋、面积3600平方米违建(搭建)进行多点位清拆,4台降尘设备不间断进行降尘作业,60名执法与施工人员各就各位。河涌两岸将迎来“美颜”升级。

  行政执法涉及面广,其方式的文明程度、环节的规范程度、效能的高低程度,直接影响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及群众满意度。2019年3月,南沙推行区一级“一支队伍管执法”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南沙初步形成区全域“一支队伍管执法”南沙模式。群众满意度提高了、营商环境优化了、执法扰民减少了、行政成本降低了、政民关系和谐了、政府公信力提升了——综合行政执法局被国家司法部评为“2019年度全国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近日,广州全市各区2019年度法治广州建设考评结果出炉,南沙以全市第一获评优秀等次。这是南沙连续第二年全市法治建设考评中获得全市第一。

  党建引领、科技赋能、共建共治共享,南沙正通过不断改革创新,打造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全国标杆。以自贸区的城市基层治理创新,为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探路。

  党建引领

  形成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最大公约数”

  “拆除违建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拔了‘钉子’才能修复‘伤疤’。”在南沙大岗镇河涌拆违治水之前,执法队党员带着“五份文书”,进村上门,为群众普法,讲清河涌违建的危害。

  人民群众是提升城市基层治理体系效能的动力源泉,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需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以支部为单元,严格落实党员回社区服务。

  今年以来,执法局140多名党员分批回社区服务人均2次以上。系列活动增强了党员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形成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最大公约数。

  今年4月,南沙自贸片区年度十大创新成果发布。其中“全域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综合行政执法南沙模式”整合13个部门21个执法领域,将区内4507项(动态变化中)行政执法事项整合为一张清单,变执法的“物理组合”为“化学融合”,充分体现了高效、集约的执法效能。

  整合队伍、理顺条块。“一支队伍管执法”理顺了与相关职能部门及公、检、法、司部门的关系,做到该剥离的剥离,该衔接的衔接,让执法更顺畅、高效。

  3月6日,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收到科顺防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报,反映某工地建设单位使用侵犯该公司“CKS科顺”商标专用权的防水卷材,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当天,执法局对涉案工地进行了执法检查,发现该建设场地堆放着标识为“CKS科顺”注册商标的防水卷材305卷。经商标权利人鉴定,认定为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假冒产品,案值12.2万元。执法局依法对305卷涉案产品予以查扣。基于该案有三条符合“两法衔接”案件移送标准,成功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追诉”。

  全员轮训,提升技能。由于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涉及市、区两级队伍整合,人员来自市、区不同的部门,执法经历与水平参差不齐,跨领域办案几乎为零。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举办8期每期4天的全脱产轮训、4期集中授课、4次特种设备、2次食品生产、2次特种设备监察员和药品零售企业GSP检查员考证等培训。

  “在执法中,经常不知道该不该查处?怎么查处?底气不足,办法不多。”黄阁镇执法队江生表示培训之后以前不懂、不熟、拿不准的问题,现在都心中有数,执法也更高效了。

  “一张清单明责任”“一个平台办案件”“一套机制立规范”“一个口子面对行政相对人”“一支队伍管执法”。南沙区副区长刘朝阳表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发展,南沙“一支队伍管执法”带动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从全区工作一盘棋角度出发,支持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共同推动行政执法重心下移、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权、整合规范执法主体、优化执法力量配置。

  科技助力“智慧大脑”建设

  综合行政执法有“效”有“质”

  南沙的综合行政执法再迎智慧助力。近日,执法局无人机智慧查违监控平台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南沙拟建设无人机智慧查违监控平台,实现执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促进信息技术与治违执法的全面深度融合。

  网络信息科技为综合执法插上高效的“翅膀”。该平台包括航拍图片对比分析系统、无人机查违监控中心、无人机查违业务小程序、无人机应急调度平台等子模块,还可提供无人机应急巡航服务。

  科技助力解决系统间的对接难题。目前,南沙9个镇(街)中有6个已开展无人机查违工作,分别是南沙街道、万顷沙镇、黄阁镇、东涌镇、大岗镇、榄核镇。但系统之间的对接难题仍然存在,各镇街无人机查违系统的建设工作相对独立,数据分散,缺乏顶层规划思路,难以形成全区统一的监管系统,给区级的部署、决策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统筹搭建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无人机巡查监控平台,鼓励、支持镇街开发查控违法建设无人机监控系统,我们先后推出‘天眼’和‘慧鹰’及自动定位系统,及时发现、快速甄别、人机结合、快速查处违建,达到了打早、打小、打彻底的目的。以大岗镇为例,使用无人机“天眼”系统以来,将违建发现在萌芽,打灭在萌芽,基本实现“零新增”。”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刘庆义说。

  乘风扬帆,推进科技应用。

  “以省司法厅行政执法信息平台试点为契机,运用该执法信息平台,我们统一了执法局成立初期的各条块的10多个办案系统,打通了数据壁垒,消除了流程梗阻,缩短了办案周期,提高了办案效能。”刘庆义说,目前南沙已建立跨领域、跨层级、互联互通、融合共享的数据中心,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智能化升级,提升执法指挥调度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比如,利用“无人机”等高科技技术实现查违控违全覆盖,可实现“1天出图、1天核实取证、1天处理”的3天快速执法机制。

  刘庆义表示,目前正在积极与省司法厅协调,逐步推进系统开源,结合办案实际做好平台应用拓展,完善各项功能,通过现场与后台数据实时联动,高效快捷地处理执法事务,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办案效能。

  共建共治共享 激发基层活力

  刚性的执法也要有温度。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就曾发生过企业被罚了还给单位送来锦旗这样的“魔幻”情节。

  今年新年伊始,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直属执法六队开展农业领域春节前安全执法大检查,发现一家肥料生产公司产品包装标签不规范,涉嫌误导农户消费,责令限期整改并立案调查。

  在立案调查的同时,执法局组织执法骨干,带上法律书目,结合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帮助企业逐一梳理在各个环节中容易碰触法律及易犯错误的类型,接着对该企业的高管与一线人员进行为期2天的法律知识义务培训。这场培训不仅给企业节省了十几万的专家聘请费,还有效提升了企业员工的法律素养。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政委高洋表示,南沙综合行政执法一直秉持“执法与服务并重”的理念,既从严执法,又热心服务,旨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着眼于与深化乡镇街道体制改革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深度融合,着眼于让企业和市场主体轻装上阵,做优做大优强,着眼于让市民群众宜业宜居宜游,构建新型政民、政商、政企关系,促进南沙“三区一中心”建设提速。

  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经受了大考。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注重握指成拳与条块融合,减少公文旅行,用活法规政策,圆满完成“两线”“两区”看护房整治、违建治理、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海洋监察与渔业执法、农业农资和食品药品及特种设备、劳动监察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执法任务,物价领域案件查处实现“零突破”。

  “一支队伍管执法”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大考中也突显优势。

  执法队伍秉持“谁执法,谁普法”的理念,坚持执法与服务并重、教育与处罚并举。将“事前”宣传引导做到位,将“事中”查办做到位,将事后服务做到位。开展“送法服务”,手把手教企业、商户、群众避法规红线、识产品真伪,帮助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广受好评。

  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也得到了提升。由于综合行政执法产生的融合效应,区直部门之间、区直部门与镇街之间,边界清晰,权责明确,群众的呼声能得到及时处理与回复,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随之提升。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建立了与行业主管部门衔接共商协调机制,建立了‘小网格、大管理、一支队伍管到底’的模式,执法查处在时间上连贯、步骤上联动、频次上协调,缓解从前不同部门执法、监管各自为政的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综合执法态势。

  南沙推动专项整治行动顺利开展,构建起权责统一、运转协调、执法有力的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形成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良好氛围,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机制。

  [数读]

  截至10月23日,南沙区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90073人次,检查单位33871家次,立案查处1241宗(同比增长14.38%),已办结1051宗。

  出动执法船401艘次,开展海洋渔业联合执法行动62次,检查船舶803艘、水产养殖场所36个、水生动物经营场所85个,查处违法行为50宗、立案17宗,暂扣涉渔“三无”船30艘及电鱼机、电鱼网、蓄电池、电线等电鱼设备一批。

  拆除河涌违建(搭建)3548宗,完成年度任务的94.84%。拆除治理违法建设14207宗,面积414.76万平方米,完成市下达400万平方米年度任务的103.69%,完成区下达421万平方米年度任务的98.52%。

  劳动监察领域共立案11宗,结(撤)案10宗。为劳动者追回劳动报酬6449.44万元,其中,通过立案方式为156人追回劳动报酬103.73万余元,通过协调等非立案方式为3916人追回劳动报酬6345.71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