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打击网络欺诈 确保消费安全”分析报告》43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打击网络欺诈 确保消费安全”分析报告》

  ■新快报记者 黎楚君 通讯员 穗消宣

  “双十一”“双十二”促销,电商退款诈骗猛增;元旦、春节假期,退票改签诈骗疯涨……日前,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等43家消费维权单位联合发布了《“打击网 络欺诈 确保消费安全”分析报告》(下称《报告》)。综合分析收集到的85173条网络欺诈、电信诈骗举报,课题组发现网络欺诈正呈现诈骗手法多样化、诈骗对象精 准化、连环诈骗普遍化、被骗对象年轻化的“四化”特点。

  中奖欺诈占比最高

  去年10月23日,广州消委会等40省市消协和中国消费者报社、中国消费网、安全联盟一起,启动了“打击网络欺诈,确保消费安全”活动,提示消费者在遭遇 网络欺诈、电信诈骗后,到安全联盟(www.anquan.org)、中国消费网(www.ccn.com.cn)和广州、北京、上海等40省市消协官网 的举报专区进行举报。截至今年2月29日,43家消费维权单位共收到网络欺诈、电信诈骗举报85173条,月均收到举报21293条。

  技术部门在接到举报并审核确认后,将这些欺诈、钓鱼不法网址(包括诈骗电话等)列入安全联盟黑名单,然后同步到腾讯、搜狗、金山等国内数十家主流互联网应 用平台进行全网拦截和预警,以避免广大消费者掉入欺诈陷阱。据统计,活动期间共39039个不法网址、诈骗电话被列入安全联盟黑名单,并被同步到腾讯、搜 狗、金山等国内数十家主流互联网应用平台进行全网拦截和预警,共为消费者提供风险提示13亿次,覆盖9亿消费者。

  通过对85173条举报的欺诈类型进行分类统计,课题组发现,中奖欺诈举报数量最多,共举报15262例,占比17.92%。诈骗分子往往打着热门综艺节 目的名义,通过手机短信、QQ、微信、邮件等手段向用户发送中奖诈骗信息。如“恭喜您的手机号码已被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栏目组场外观众活动抽选为二等 奖幸运手机观众,您将获得奖金16万元以及苹果公司赞助提供的苹果笔记本电脑一台,请登录www.zjwstvk.com领取”,诱骗用户点击短信中的网 址,即诈骗分子事先制作好的钓鱼网站。新快报记者查阅发现,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等频道或节目,是举报案例中被冒用最 多的频道或栏目。

  冒充银行进行积分兑换诈骗

  积分兑换诈骗是仅次于中奖欺诈的网络欺诈类型。85173条举报中,积分兑换有10831例,占12.72%。诈骗分子利用伪基站,冒充银行、运营商、企 业等官方客服电话向用户发送诈骗短信,声称“你有3201积分,按照10%的兑换比例,可以兑换520元现金。请登录fecckn.cc网站进行兑换” 等。用户一旦进入其提供的钓鱼网站,按照流程输入卡号、密码、真实姓名、身份证号、预留号码等一系列信息后就会上当。

  根据举报数据分析显示,进行积分兑换诈骗的嫌疑人最喜欢冒用的对象就是银行,仿冒建设银行的案件最多,其次是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专家建议消费者,遇到此类情况,一定要仔细检查网址,并务必回拨银行或电信公司进行核实确认。

  网络诈骗与消费热点同步

  从每周举报数据来看,周一、周五的举报数量最多,约占35%,高于一周中其他时间;周六、周日举报数量最少。调查组分析认为,这实际上与用户网上消费习惯有关。

  此外,网络诈骗的类型也与消费热点呈现同步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1月和12月,各电商针对“双十一”、“双十二”和圣诞节的促销活动如火如 荼,以电商之名的诈骗活动也随之增多,其中以电商退款诈骗居多。2016年1月和2月,元旦、春节假期,退票改签诈骗增多。

  春节期间,阿里巴巴、腾讯等发动红包大战,各种虚假红包诈骗急剧增加。诈骗手段往往为先利用高额红包作诱饵吸引消费者上钩。之后,消费者将会被要求在领取 红包之前先关注微信号或填写个人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账户等重要信息。还有的诈骗分子会将消费者引诱到可能存在木马病毒的外部链接。

  短信仍是诈骗主渠道

  尽管诈骗信息传播途径出现多元化趋势,但通过电话、短信将受害者引入网络骗局的诈骗案件占比仍然较大。短信作为传统的诈骗信息传播途径已经与网络诈骗相结 合,总举报量为21093条,占比24.76%。中奖欺诈、积分兑换、交通违规查询、学生成绩查询等诈骗信息往往通过短信来进行传播。社交软件作为新兴诈 骗信息传播途径,总举报量为10724条,占12.59%,成为虚假兼职、免费红包、低价抢购等简单、小额、高回报类诈骗形式的主要传播途径。电商网站则 成为退款诈骗、网游交易等诈骗的主渠道,总举报量为12736条,占14.95%。

  维权专家表示,如今电信诈骗呈现出诈骗对象精准化、诈骗手法多样化、连环诈骗普遍化等特点。银行、知名企业、热门节目和消费热点成为电信诈骗分子最喜欢伪装的对象。诈骗分子常常利用改号软件,伪装成银行、企业官方号码对消费者实施精准诈骗。

  视频交友被骗者98.6%是男性

  调查组还发现,男性和女性在不同的网络诈骗中被骗几率有明显不同。在赌博博彩、视频交友中,被骗者90%是男性,特别是视频交友中,男性占比更是高达 98.6%。相比之下,女性被骗比例最高的类型为网络购物、虚假兼职和退款欺诈。这几类诈骗,女性受害者占比超过60%。

  从被骗网民的年龄来看,90后的网络受害者占所有受害者总数的41.6%。其次是80后,占比39.1%,虽然人数相比90后少,但因诈骗遭受的损失较 90后高出很多。调查组分析认为,90后具有一定网络知识,上网时间较长,又缺乏足够社会经验,在面对虚假兼职、网游交友、虚拟交易等网络诈骗时缺乏识别 能力,故而成为主要诈骗对象和受害人群。而80后普遍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网络消费活动的频率和金额比较高,诈骗分子多以网购退款、退票改签、金融理财等 手段进行诈骗,受骗金额普遍偏高。总体而言,从具体年龄来看,25岁-35岁人群是网络受害者最集中的年龄段,占网络诈骗受害者的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