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BBC、《卫报》、《每日邮报》消息,伊拉克裔英国女建筑师扎哈·哈迪德,3月31日因心脏疾病在美国迈阿密一间医院去世,享年65岁。扎哈·哈迪德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顶尖的女性设计师,2004年,她获得了“建筑界的奥斯卡奖”普立兹克建筑奖,这是该奖项第一次授予女建筑师。
在中国,广州大剧院、北京银河SOHO、望京SOHO、成都当代艺术中心等都出自她的设计。而广州大剧院则是她进入中国的处女作和成名作,也是其所有建成和在建作品中体量最大的一个,被全美发行量最大的日报《今日美国》评为“世界十佳歌剧院”。
广州大剧院是其首个中国项目
昨日,广州大剧院的歌剧厅玻璃门外,摆放着扎哈的悼念照片,不断有市民来此献花。晚上,来悼念的人群还排起了长龙,逾百人来悼念。大剧院为悼念扎哈还免费派发了一批《战马》的惠民票,让更多市民能感受大剧院现场的美。
扎哈涉足中国市场的第一个项目是广州大剧院。2002年11月底,广州大剧院设计方案开始公示。来自国内外的9个设计方案参与角逐。经过甄选,评审从九大方案中初定三大方案,分别是奥地利CoopHimmelblau事务所的“激情火焰”、英国设计师扎哈·哈迪德的“圆润双砾”和来自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方案“贵妇面纱”。最终扎哈的“圆润双砾”方案中标。
提起扎哈和广州大剧院的渊源,广州大剧院艺术教育中心总经理梁丽珍回忆,时任广州市市长的陈建华曾来大剧院看演出时提起过扎哈的设计,说起她曾为武汉琴台大剧院设计,琴台大剧院后来没有选择扎哈的设计方案。但在广州大剧院的全球设计招标中,扎哈的设计方案被广州选中。
广州大剧院外部地形设计成跌宕起伏的“沙漠”形状,与周边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形象构成鲜明的对比。主体建筑———造型自然、粗野,为灰黑色调的“双砾”,它隐喻由珠江河畔的流水冲来两块漂亮的石头,这两块原始的、非几何形体的建筑物就像砾石一般置于开敞的场地之上。设计既融合了勒·柯布西耶的粗犷主义风格和后现代建筑的隐喻理论又发挥了自己的动态构成设计手法。虽然扎哈把歌剧院比做两块宁静的石头,但极具动感的流线造型仍然可以让人们联想到石头被冲刷的过程和流动的珠江。
梁丽珍也直言,“就我个人来讲,我去过全世界很多歌剧厅包括巴黎歌剧院,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广州大剧院,它给我一种很暖的感觉”。
她宁愿是纸上设计师
梁丽珍第二次见到扎哈已是3年以后了。扎哈为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的创新塔在香港揭幕,梁丽珍也获邀参与。梁丽珍回忆说,那个时候扎哈已经消瘦了不少,身体状态已经不是很好了。在扎哈即将离开现场时,她上前去打了个招呼。那也是她最后一次见到扎哈了,梁丽珍一直在懊悔,当时应该多说点什么或者合照。
在梁丽珍眼中,扎哈是个艺术家,而不仅仅是建筑设计师。她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扎哈,她身着的是日本服装设计师三宅一生的设计,她经常穿这个品牌的衣服。而三宅一生一直以无结构模式进行设计,也被认为开创了服装设计上的解构主义设计风格。而扎哈本人,有人认为她是解构主义大师,也有人认为她任性的设计难以付诸实践,只能算是个“纸上设计师”。
梁丽珍说,广州大剧院的设计过程也是扎哈个人性格的写照。因为天马行空的大胆设计,扎哈也一直处于争议与掌声并存的两极评价之中。在设计广州大剧院时,为了不破坏流线型设计的美感,扎哈坚决反对加入反声板,但是基于视听效果的考虑,几乎全世界的音乐厅都安装了反声板。
“扎哈有一点完美主义,她不容被质疑”,梁丽珍表示,庆幸的是,声学设计大师马歇尔博士与扎哈一拍即合,实现了扎哈的“完美主义”。他设计的“双手环抱”式看台不仅延续了扎哈完全不对称的流线型设计的视觉美感,更以其精妙的结构,达到了1.6秒的混响和全场无差异的完美音效,使广州大剧院的内部声学效果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尽管并不是一帆风顺,但是能坚持自己独特的风格,梁丽珍说,扎哈宁愿是“纸上设计师”,也正是这些执着和坚持才成就了如今的大师。她是个追求质感有自己风格的艺术家,梁丽珍如今在和朋友们聊天讨论时还会说道,有一种风格叫扎哈。
采写:南都记者许晓蕾 实习生 陶蕾 通讯员 姚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