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镇风江南岸,有一名胜,造型构筑奇特,典雅壮观。这座土本结构的高层建筑物,似塔非塔,似亭非亭,高18米,台基周长50米,占地面积约666.7平方米,楼阁式三层连叠,人角形,各展檐翼,台顶端竖一宝葫芦,高约2米。一二层楼台外有围廊,扶以栏杆。首层开前后门,台内可容数十人,且有木板梯可通往二、三层。这就是退途闻名的瑞光台。

  据地方志记载;瑞光台建于明天启二年至六年(1622—1626年)。相传当时建台是为了“障‘海煞’,卫瓮城(黄冈营年俗名)”。因为,黄冈城自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建成以来,连年饥荒,百业衰败,盗贼四起,民不聊生,其因在于朝政腐败,但却归咎于黄冈城东南隅(俗称“东湾曲”)“向白”(指海水波光),对黄冈城不利,故建台以镇“海煞”。又传闻此处夜晚常见“异光”,于是在台内供奉如来佛,取“佛光普照”之意,谓佛光之瑞气可驱“海煞”之邪,故称“瑞光台”。并在台下周围建庵堂,称瑞光庵。

  清顺治六年(1649年),郑成功率兵抗清,攻打黄冈城。驻地清兵告急,在瑞光台南隅的烟墩上点燃烽火,发讯号以求援兵。熊熊烈火,燃及庵台。庵被焚毁,台虽幸存而向南部分桁檐被熏焦。翌年,进行修茸,复建庵堂于台西濒河三角洲绿竹从生之处,称为瑞光新庵,又名竹围庵。后因三角洲被凤江之水长期冲蚀,地基渐渐崩陷,庵将坍塌,比丘尼奉佛像迁址至黄冈城东门外大槐乡的“三界公宫”后面。

  清乾隆年间,升平盛世,黄冈城宿儒鉴于此处是凤江双子河汇流冲积而成的一片绿洲,江流迤逦,惠风和畅,绿竹摇曳,古木挺秀,风景优美幽静,适宜修身养性,潜心笃志,攻读诗书,遂集资建书院环抱于瑞光台,称瑞光书院。全邑龙蟠风逸之士,纷纷为书院撰写槛联,经县令圈定,择佳联一对,联云:“瑞启河图,龙马偏先识字;光分太乙,神仙亦喜读书。”上联隐含龙马背负河图呈瑞祥之气;下联道出书院是可通晓百家、采摄知识的场所,并以刘向严谨治学的故事为喻,寄寓学子锲而不舍,奋发向上。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重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废科举,书院改为饶平第二高级小学堂。民国十三年(1924年)改为饶平县第二中学。直至1957年,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学生人数剧增,旧校舍简陋狭窄,二中校址搬迁至黄冈大公园。

  三百多年来,瑞光台历尽风刀雨剑,堪谓:“临江潮怒而不惧,濒海飚狂而岿然。”溯自明之倭寇劫掠,清之八旗肆虐,百年外敌侵华,乃至丁未革命、抗日战争,瑞光台在战火纷飞、腥风血雨年代里,虽然遍体鳞伤,弹痕累累,但它还是傲然屹立。

  1949年初冬,红旗高插黄冈城头,瑞光台走完了它的艰难历程。1981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饶平县人民政府拨款重新修茸。如今的瑞光台,粉墙红权,雕梁画栋,金碧辉煌。著名书画家赖少其为此台题“古瑞光书院”匾额。楼台四周花木,争艳吐香,鸟啭蝉鸣,清幽气爽。

  丽日登台,遥望栖云山,林木蓊郁,二中校园繁花似锦,丽泽湖波光激滟;俯视风江,绿水碧波,两岸树木扶疏,楼宇鳞次栉比,四桥跨江而过;转眼南海,水天一色,白帆点点,好一派明媚的江城风光。凭台揽胜,感慨万分,相传彩光夜现的瑞光台,如今才真正散发出祥瑞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