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在珠江口捕获的鲟鱼长约两米,重约200斤。广州日报记者邱伟荣 摄渔民在珠江口捕获的鲟鱼长约两米,重约200斤。广州日报记者邱伟荣 摄

  疑似中华鲟 经鉴定系杂交鲟 这表明鲟类仍可在此生活

  文/ 广州日报记者刘幸

  图/ 广州日报记者邱伟荣

  珠江口惊现长逾2米,重达200斤的巨鱼,是否中华鲟?昨日,记者从珠江水产研究所获悉,有渔民于上周六在珠江口捕获巨鱼,疑似中华鲟,立马上报渔政管理部门。

  经珠江水产研究所专家鉴定,巨鱼系鲟鱼与鳇鱼的杂交养殖品种,在珠江口定居已经多年。专家表示,虽然巨鱼非中华鲟,但是也看到了希望,说明珠江口的水生环境依然适合鲟类生活。目前科研人员正在珠江西江段用声呐寻找中华鲟踪迹。

  渔民打鱼42年

  首获如此大鱼

  珠江口从莲花山对开至虎门大桥一带是番禺、南沙渔民十分熟悉的传统渔场。

  上周六一早,老渔民何伯在万顷沙一个水道上撒网,一网下去,发现有条巨鱼与渔网撞个正着。何伯到渔网边一看,“好家伙,这条巨鱼比人还高,得4个大人一起捞上来。”

  “打鱼42年了,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类型的巨鱼。”何伯的一肚子问号。这也提醒了正在岸边垂钓的某钓鱼协会成员:“也许这就是中华鲟,是保护级别的动物,大家别动,得好好保护这条巨鱼。”

  4名渔民一起动手,将背鳍受了点伤的巨鱼抬到家中,放在家里的鱼池中,并通过渔政部门联系了珠江水产研究所的专家。疑似中华鲟的出现,也让珠江水产研究所众多专家为之兴奋,上次在珠江发现中华鲟的踪迹是在2002年5月15日,西江梧州渔民误捕一尾体重约5公斤的中华鲟,最后被放生。

  在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新辉的引导下,记者在万顷沙钓鱼协会一工作人员的家里看到,这条鱼全身灰黑色,很生猛,围观人员用手拍拍尾巴,巨鱼尾巴大力地摆动,水花哗啦啦往外溅出来;巨鱼的头部有血迹,可看到一个约10厘米长的伤口。

  经过初步测量,这条巨鱼约2米长,重达200斤重,比成年人看上去更高大,且身体修长。

  这条巨鱼是中华鲟吗?经过李新辉所在团队的鉴定,记者与周边渔民得到了否定的答案。李新辉告诉广州日报记者,这应该是鲟鱼与东北鳇鱼的杂交品种,并非中华鲟。这种杂交鲟在全国不少地方都有养殖。

  杂交鲟的来源可能有2种。李新辉表示,第一,杂交鲟可能是跑出来的,这个概率比较大。第二,杂交鲟也可能是被放生的。不过不管是哪个来源,杂交鲟在珠江口定居的年限肯定非一两年了。为何?若是逃脱出来的,不可能这么大还给跑了。若人为放生的,可能是从小个子长到这么大的。

  这说明珠江口

  适合鲟类生活

  李新辉表示,这也是他第一次在珠江口见到这么大的杂交鲟。走访渔民得知,类似的杂交鲟在珠江口是陆陆续续出现,说明杂交鲟在珠江口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

  这是一件毁誉参半的发现!李新辉告诉广州日报记者,从坏处看,杂交鲟是珠江口这个传统渔场的外来种,它的增加肯定侵占乡土鱼类的生存空间,不利于乡土鱼类繁殖。

  从好的方面看,200斤重的杂交鲟能在珠江口长时间生活,说明珠江口这个传统渔场还是适合鲟类生活的,中华鲟的栖息地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只要增殖放流持续下去,珠江中华鲟应该能回归。

  “这几年,珠江禁渔的效果开始凸显,不仅渔政部门的政策得到了贯彻,渔民的保护意识也很高。”李新辉告诉记者,科研团队正在珠江德庆段通过声呐鱼探仪获取的回波图与运动轨迹,判断珠江是否存在中华鲟。

  珠江中华鲟

  “失踪”13年

  1834年,英国人Gray在珠江流域采集了世界上第一个中华鲟的标本,并用“中华”两字命名。中华鲟为白垩纪残留至今最为古老的现生鱼类之一,在全世界20余种鲟科鱼类中分布纬度最低,体形最大,生长最快,为我国特有种。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在淡水中出生,在咸水中生长,性成熟后洄游到出生地再交配产卵。中华鲟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

  现今仅在我国长江流域尚有分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李新辉告诉记者,珠江流域发现中华鲟的第一次记录是1996年2月16日,在珠江流域武宣二塘江段的河道整治炸礁中,一尾体重约250公斤的中华鲟被炸死,标本现存于广西水产研究所。第二次是1997年7月23日,西江梧州渔民误捕一尾体重约230公斤的中华鲟,后被放生;第三次是2002年5月15日,西江梧州渔民误捕一尾体重约5公斤的中华鲟,最后也被放生。

  2014年4月23日~27日期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科研团队使用EY60鱼探仪对西江江段进行连续探测。其间,在珠江流域梧州段长洲坝下游13.3公里处发现一信号,科研人员随即记录了回波信号及运动轨迹。此后,科研人员根据不同经验公式得出该目标体长在2米左右,疑似是中华鲟,但是未捕获实体。

  (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