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4 突破核心技术瓶颈
现状
国内电池与国际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是最重要的核心部件,但目前,我国的动力电池仍存在续航能力弱、不胜任跨城市间长途通行、动力电池成本较高等现象已成为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
与国外一线电池企业的研发水平相比,我国由于研发积累、研发投入量、技术路线选择等原因,国内电池企业的产品竞争力仍处于弱势。虽然松下、三星、LG等海外电池企业已在华合资设厂,但却选择国内实力较弱、无锂电技术积累或者锂电领域发展意愿弱的企业或单位作为合资伙伴,不利于发挥国内行业的技术吸收和进步。
建议
开放竞争支持与国外企业技术合作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庆洪建议,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发展的问题上,可以适度放开产品竞争,支持国内外电池企业技术合作。曾庆洪认为,一方面,可以让国外优质动力电池供应商参与市场竞争,这样既有利于提高电动汽车性价比,强化中国电动汽车影响力,也有利于倒逼国内企业在电池上加强研发投入,促进行业发展;另一方面,支持国内整车厂或电池企业与国外先进动力电池厂家建立合资企业或合作企业,促进国内汽车行业以及电池行业对国外先进电池技术的引进、消化与吸收。
此外,曾庆洪还提出,优化政策规划和实施,增强政策可预见性;强化电池安全性管理要求,加强从整车角度、全生命周期角度的电池安全性考核;加大电池规格标准化的建设力度;完善废旧电池回收处置机制。
焦点5 推进甲醇汽车市场化
现状
甲醇汽车排放低却面临推广难题
现阶段我国对煤资源的依赖程度过高,并且因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带来的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绿色发展,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在汽车产业,提到新能源汽车,首先想到的是电动汽车。事实上,甲醇、氢气等燃料电池汽车也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尤其是甲醇,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低于煤和石油的排放量50%以上,同时,甲醇与汽油、柴油理化性质相近,便于储存和运输,更有推广前景。
遗憾的是,目前甲醇汽车在进一步发展方面还存在政策不足、技术有待突破、国际竞争激烈、配套设施不成熟等挑战。
建议
明确技术规范给予政策扶持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认为,甲醇是超级清洁燃料,利用甲醇作为燃料,可加快摆脱对煤资源的依赖,并可在没有任何政府补贴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李书福建议,设立“液态阳光经济”示范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先行先试,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综合资源优势,统筹布局甲醇产业技术创新、科技服务和产业聚集。通过体制机制探索和市场化运营,形成示范区内各平台间的紧密联动,建立国际一流的甲醇经济创新创业环境,并与示范区外的特色优势研发资源形成合作,实现甲醇应用示范基地。
要解决当前甲醇汽车技术突破问题,李书福建议,设立甲醇国家科技重大项目,专门从事从甲醇合成到甲醇广泛应用全链条相关高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占领技术高地、实现甲醇产业持续升级与突破、完成高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产业化。整合业内顶尖科技研发力量,并通过资产运营平台推动并实现技术产业化。
在推进甲醇汽车市场化方面,李书福表示,一方面应明确甲醇汽车产品相关技术规范、制定标准,加快甲醇标准体系工作建设,加速推进甲醇汽车的市场化;另一方面建议在甲醇替代方面跨出实质性的一步,开放甲醇汽车市场,尽快推动市场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