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钟飞兴 余峻才)“我们的书法是不是再也超越不了古人?”“传统的书法技艺是不是已失传?”著名书法家、当代书法批评与研究代表人物、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邱振中抛出了困扰人们已久的问题。  

摄影:钟飞兴摄影:钟飞兴

  6月11日,“2019广州书法论坛——经典的重构”第三场活动,在黄埔区图书馆和黄埔区块链国际创新中心举行。邱振中受邀到场与听众分享了他对当代书法创作的研究心得,言语间妙趣横生。

  邱振中讲书法,从比较中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学术的问题通俗化。不知不觉就把人带入到文字的写书中,沉浸在想写好一手字的情绪里。 

  结合自身的书写经历,邱振中认为:“伟大的书法技巧并非失传。”他表示,技巧就在字里行间,写字感觉的失传并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人们失去了信念和解读能力的问题。 

  邱振中指出,现代印刷条件的改进,使书法研究获得前所未有的便利。人们可以亲眼看见各时代最杰出的范本,甚至可以将细节放大反复观摩;而艺术理论的完善,也使人们面对作品时产生更深切的体验,从而做出清晰的陈述。

  在邱振中看来,这些进步都构成了当代延续书法传统的可能性。“如果我们能做到,哪怕是一点、两点,我们就能绕过漫长的‘失传’时代,用今天的书写接续那些伟大的传统,当代书法也就离‘伟大’更近一步。”

  对于大家普遍忧虑的“执笔忘字”,并认为现代书法家还不如古代的账房先生,邱振中认为,写字和书法是不同的概念。临摹不是刻板模仿,而是要精心推敲,掌握连续摆动的要领,在顺时针与逆时针之间,笔锋潇洒游走,“优美的字是优美地写出来的。”

  邱振中强调,要从细节之处来观察一个字的书写。发现字与字之间、字内部结构之间从未被注意的细节,寻找这些细节下面隐藏的运动,是今人超越若干时代的可行途径。“又不像又写得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借用现代技术,人们可把古人的字放大,可以看到书写的细节,能够破解运动书写的机制。由此,邱振中对书法的未来充满信心。在他看来,书法传承有个基本的规律,每一百年就会出两三个重要的书法人物,从古到今都不例外。“书法是重要的文化现象,从笔法的演变、字的结构、书写的章法,可以看到历史清晰的脉络。”

  现代人如何写出比古人更好的书法作品?“要成为有建树的书法家,必须有卓越的才华、竭尽全力的奋斗,还要有好的机遇。”邱振中解释道,“人们首先要会解构,放下包袱而真正进入传统,观察并理解细节,继而去探索书法创作的新意。”   

  邱振中认为,中国书法集语言文字、视觉图形、人格修炼、意义阐释为一体,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形成了复杂而丰富、充满表现力的系统。

  “未来的艺术在艺术家还没有发动的想象中。”邱振中强调,做艺术不能没有梦想。科学的学习方法能够实现千年超越。许多人没有学好书法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他认为,先进的印刷技术和理论进步使人们看到改变的希望。

  邱振中对未来书法艺术很有信心。他撰写了几十万字的书法理论文章,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邱振中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创作经历分享他的收获和惊喜,幽默风趣地直击书写的本质。“草书是不可预见的生成。”在一切可能的生活场景中获得灵感,用感觉控制行动的能力是一种书法才能的体现。对节奏的敏感、有空间的想象力,从有生命力的线条到有表现力的空间,邱振中通过作品来讲述字里行间的意志品质和对追求更高目标的野心。

摄影:钟飞兴摄影:钟飞兴

  在6月11日的黄埔专场活动中,邱振中还与专家学者一起深入探讨了在数字化时代,区块链等新技术对于书法艺术带来的契机。

  据了解,“2019广州书法论坛一一经典的重构”三场活动由广州市文联、广州市书协、广州市美协联合主办,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广州美术学院书法研究所、黄埔区图书馆、黄埔区数字时代区块链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承办。

  从广州市民艺术空间,到广州美术学院,再到黄埔区图书馆,三场活动,听众都有专业人员,也有业余爱好者,也不乏对书法艺术少有认知的人。

  每场活动座无虚席,听众都很专注。记者观察到,不少从事书法教育的“粉丝”从佛山、东莞、梅州等地慕名而来。其中,一位美院老师对邱振中的分享深有感触:“实践出真知,邱教授的基础练习方式对初学者非常见效。”

  广东省文联副主席、广州市文联主席、广州市书协主席李鹏程,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丘仕坤,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主席汪晓曙,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凯、原广州市文联主席乔平等艺术名家,出席论坛活动。

  黄埔区委常委黄晓峰出席了第三场活动,并向与会听众介绍了黄埔区的人文优势及其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