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踏步”的集体资产

  社区资产规模与增幅不匹配,总资产和净资产的增幅不到2%。村组经济增收乏力,收入的增长单纯依赖上调物业租金,社区资产实际上“原地踏步”。

  梨川社区是东莞集体经济发展的指标社区,也是村组经济现状的真实写照。1平方公里的辖区内,这个社区当年靠“三来一补”起步,如今发展成以制衣、家具产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

  然而,随着人口红利的衰退、土地资源的枯竭,2000年以后梨川社区发展就进入了中低速。

  “梨川社区净资产2亿元,年收益4000多万元,而收益增长主要靠提升租金。”梨川党工委书记祁树基用“增长乏力”形容当前的发展现状。

  梨川的现状,反映了东城村组经济所面临的困境。2017年前三季度,东城街道社区两级总资产68.75亿元,同比增长1.93%;净资产62亿元,增长1.42%;两级集体总收入9.1亿元,增长5.81%。

  “社区资产规模与增幅不匹配,总资产和净资产的增幅不到2%。”进行精确数据分析之后,东城街道党委书记邓涛给出了如是判断:东城街道的社区资产实际上“原地踏步”。他说,租金收入支撑不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的产业载体,物业租金提高有上限,“东城缺乏新型产业载体,而没有新型产业载体,就没有现代化经济体系。”

  走过了租赁经济1.0版本的租赁经济,当何去何从?一场改变从10月27日开始。

  东城正式启动“集成式金融中心”建设,梨川、主山、同沙、火炼树、柏洲边、堑头六个社区,共同出资2亿元建立产业基金,由街道统筹整合社区集体资产、资金、资源,通过金融投资、股权投资、项目合作等方式,拓宽社区多种经营模式,实现基层集约统筹发展。

  “由街道牵头,发挥社区资金、物业、土地三方面优势,进行产业金融合作,社区投资的信心胆量大很多,收益也更可观。”谈到这项计划时,祁树基颇为兴奋,他们投入2000多万元闲散资金,按照协议每年有6%的保本利息,以及30%的超额利润分成。

  这个模式,被观察人士认为具有启发和样本意义。因为目前放眼全市,许多地方同样面临这个困局。来自市农业局9月份发布的数据,截至6月底,全市村组两级总资产1538.1亿元,增长6.0%;净资产1292.6亿元,增长6.1%。我市村组经济资产资源规模庞大,但主要还是以厂房物业出租为主,属于典型的租赁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