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想查询一下自己名下借记卡里面的资金去 向,我的学费可能被骗了……”近日在佛山市南海区,一名大学生神色匆匆地走进某银行网点求助。记者昨日下午从该银行佛山分行获悉,该学生此前收到山寨购书 网站的邮件信息,称有一笔购物退款返还,随后在诈骗分子一步步设下的圈套中,学生银行卡中的7800元入学学费被转走。幸运的是,银行工作人员凭经验分析 到资金可能转入外省一家银行的理财平台,最终帮助客户成功将该笔学费追回。

  事发:

  收到购书退款返还邮件

  8月25日15时30分,一对母子神色匆匆地走进某银行狮山支行营业厅向网点客户专员彭先生咨询。据该母亲回忆,其儿子朱某是大学生,在当日14时左右 收到来自“当当网”的电子邮件,上面清晰显示出朱某购买书籍的名称、金额、收货人姓名、手机号码等若干信息,同时告知客户本次购物有退款返还,并提供了一 个办理退款手续的链接。

  朱同学当时并未怀疑,在点击退款链接后进入一个类似当当官网的界面。可能是因为账户内余额仅剩28元,当朱同学第一次输入买书所用的某银行借记卡卡号后,界面提示“无法入账,请及时联系客服人员”字样。

  在电话那头的“客服人员”谎称,朱同学不能使用付款卡号作为退款入账账号,于是朱某按照上述步骤重新填写了校园借记卡卡号。

  过程:7800元入学学费被分两笔转走

  经银行查询账户流水,朱同学的校园借记卡内的7800元余额已分两笔(5000元和2800元)被转走,同样地,其母亲的某银行借记卡内的530元余额被诈骗分子以同样的手法全额转走。银行工作人员通过网点自助通查询朱某账户资金的去向,也没能查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在与该母子的进一步沟通中,银行工作人员了解到校园借记卡内的7800元原为儿子朱某的大学入学学费。

  联想到近日的几则类似案件,该行客服专员在查询客户账户信息、回想诈骗过程时,凭经验突然回想起一年前曾经处理过的一起某理财平台诈骗案件。该行客服人员询问母子二人,此前是否收到过除银行以外的其他短信。

  没想到就这么一句不经意的话带来了转机。朱同学回想起,自己曾经收到三条来自某理财平台发来的短信,于是在客服专员的指引下重新翻看了相关的短信记录。

  同时,银行工作人员通过上网查询到该理财平台为外省一家银行旗下直销理财平台后,随即拨通了银行客服热线,确认确实为该行理财平台后提供了朱同学的相关资料。不过,银行客服表示要在三天内才给予答复。

  考虑到朱同学的学费很可能会被转走,银行员工重新梳理客户被诈骗的过程、涉及的环节。因为有过类似的处理经验,他知道作为一个理财平台,一般都有其专属的手机APP以方便客户操作。想到这里,银行员工立即下载并安装了该理财平台的APP。

  转机:银行人员凭经验帮助找回被骗学费

  在指引客户使用手机号码找回该理财平台密码后,朱同学成功登录该平台后惊喜地发现,被划走的7800元正“安安静静”地躺在该平台做了一个宝宝类产品, 而且其绑定的卡片正是朱某的校园借记卡。“经过核对,原先这7800元是经过两笔转出的,一笔是2800元,一笔是5000元,这两笔资金随后也分两次购 买了理财产品,确定为朱同学之前被骗走的学费。”银行工作人员称。

  几经周折终于找到被骗资金的下落后,银行马上指引客户赎回被诈骗资金7800元,成功转入朱同学校园借记卡内,并立刻为客户修改了相关银行卡、平台的所有密码。在短时间内被骗走的学费“失而复得”,母子俩喜出望外。

  “其实骗子使用理财平台转移电信诈骗来的钱,有很大的隐蔽性。”银行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对异常的大额交易会有监控,如果忽然消费几千元,银行在资金转出 前可能会致电客户进行确认。“骗子应该也是非常熟悉规则,因此转为用于购买理财产品的形式,可能是想着没人发现,过一段时间后再想办法将钱转出。”银行相 关负责人称,一般理财平台都会要求客户使用真实的手机号码、身份证信息进行注册,骗子此前已经掌握朱同学的详细个人信息,只需骗到朱同学手机上的验证码, 就可以将银行卡绑定,再将钱转走。

  “还好朱同学没有删掉自己手机收到的短信,碰到了经验丰富的银行工作人员,而诈骗方也使用了购买理财产品的这种形式转移资金。”该银行佛山分行相关部门负责人称。

  提醒:新生们切勿随意泄露信息

  眼下正是“开学季”,这恰恰也是新生被骗的高发期。银行工作人员分析,诈骗分子正是利用学生不谙世事的弱点,设置各种陷阱实施诈骗。

  记者从佛山本地高校佛科院了解到,在大学开学前,该校的新生们却收到了冒充学校名义发来的短信通知。

  根据佛科院新生们反馈,最近他们收到了一条这样的短信,抬头打着“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旗号,短信内容为:“亲爱的同学,您好,为了方便您轻松来我校报 到,我们为您准备了到校必备物资清单,新生上课须知,军训情况悉知等资料,请务必阅读。请你微信关注×××,加入16级×××新生群。”

  “他们这个公众号的认证主体是某公司,并不是佛科院,并且他们是商业性质的。”佛科院招生办霍老师解释。不过从内容来看,她判断应该是校内一些商家的个人行为,出发点是想招揽生意。为此,佛科院招生办提醒新生们要擦亮眼睛,小心被骗。

  银行方面也提醒,学生们必须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密码,不要把手机验证码告诉陌生人,此外遇到转账等相关信息,觉得可疑可到银行柜台核实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