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霞和先生庄中华、儿子庄玉海一家是一个令人称羡的知识分子家庭,一家三口一位博士后,两位硕士。提及这个家庭,但凡熟知的人们都知道,这不仅是一个知识型、学习型的家庭,更是一个和谐型的家庭,他们不仅取得了令人欣羡的工作业绩,更是营造了融洽温馨的家庭氛围。
相濡以沫,携手比肩
李敏霞和先生庄中华都是全国恢复高考后的前几届大学生,结婚三十年来他们相濡以沫,携手比肩。生活上,他们彼此体谅,相互补台;事业上,他们互相支持,同心协力。李敏霞是广州市住建委总工程师,中共党员,第十一届广州市政协委员,博士后,高级工程师,研究员。她19岁大学本科毕业,27岁被机电部评为首届优秀科技青年,28岁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31岁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突出贡献专家。她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嘉奖和荣誉称号,所负责完成的工程设计项目, 1993年获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第二届优秀工程标准设计奖一等奖,1994年获全国第二届优秀工程标准设计奖银奖,所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2001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先后获得广州市优秀专家,广州市“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李敏霞的先生庄中华也是一位高级工程师,在广州大学工作。李敏霞夫妻1993年底一起来到广州工作,当时李敏霞工作任务非常重,每天早出晚归,常常早上出去上班时儿子还没醒,晚上回家时儿子已经入睡了。甚至在儿子出水痘时,都是先生庄中华一人独自照看。在先生的大力支持下,李敏霞专心学业研究,不仅在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受到国家、省市政府的嘉奖,广州市委、市政府奖励其专家住房,她还一鼓作气连续攻读了博士、博士后。博士后出站后,有单位看重李敏霞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劝她留京发展。考虑到先生为了支持自己的事业,独立承担家庭责任多年,已经牺牲太多,李敏霞遂婉言谢绝,坚决回到广州工作。李敏霞的先生为了支持她的事业发展,一人担负起几乎全部的家庭责任,放弃了自己的科研,选择离家近的单位工作。而李敏霞也放弃留北京可以做更大科研项目和带领优质团队的发展机会,毅然回到广州,未尝不是对先生、对家庭的一种付出和补偿。在李敏霞夫妻看来,不仅家庭是夫妻二人共同的,事业也是共同的,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倾力付出,互相体谅,互相补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李敏霞的儿子庄玉海是一名年轻的助理工程师,他朝气上进,吃苦耐劳,对父母更是敬仰孝顺。与一般的90后喜爱动漫、追求潮流不同,庄玉海受父母耳濡目染,自由养成非常严密的逻辑思维,非常喜爱桥牌、中国象棋,5岁就可以和大人下象棋,8岁自学打桥牌,他认为最好的培养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庄玉海从小对数学感兴趣,他觉得学习奥数很有趣,但是长期坚持学习奥数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还是会很苦很累。为了作表率激励孩子,父亲庄中华每天坚持在客厅看书学习,复习备考研究生。广州的酷暑湿热难耐,家里客厅又没装空调,父亲天天汗流浃背浑然忘我地学习,庄玉海看到后很受感动和鼓舞,也跟着一起在客厅学习奥数。父子俩互相激励,共同奋进,炎热的环境更加促进了两颗奋发向上的心。之后庄中华考研成功,庄玉海的奥数水平也前进了一大步。庄玉海奥数成绩好,初中免试被录取到省奥数班。有次遇到了一道奥数难题,向母亲李敏霞请教。中学的奥数题目刁钻古怪,纵使学历高如博士的李敏霞一时间也难以用简单的方法解答,用高等数学的知识做出答案孩子又无法理解。于是李敏霞甚至连睡前都在辗转反侧思考题目,梦中恍惚有了解题方法,立即起床整理思路,第二天一早就给孩子讲解。为了在学习上教导庄玉海,李敏霞常常废寝忘食,因此,在庄玉海心里,他收获的不仅仅是一道道奥数难题的解题方法,更重要的是深切感受到李敏霞对自己的那颗慈母之心,庄玉海从此更加积极努力学习,获得了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对于庄玉海来说,父母对自己的教育从来不单纯是言语上的教诲,更重要的是父母亲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培养了庄玉海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励他在求学乃至工作道路上不断克服困难,向前奋进。
庄玉海从一出生到长大成人,家里没有请过一天保姆,没有送过一次培训班,全靠李敏霞夫妻二人亲自教导,他们认为孩子的安全、健康、开心才是最重要的。李敏霞夫妻很关注家庭共同价值观的养成,从小教育孩子立身要正。他们希望家庭成员的社会行为要有正义感,所作所为能够推动社会文明向前发展。庄玉海从父母亲身上习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他们为人干事的端正踏实,父母言传身教让他从小就生活在充满正能量的氛围中。所以一直以来,庄玉海都能够以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待学习工作、待人接物,无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在单位工作,都能得到大家的好评。现在庄玉海子承母业,也从事土木工程专业工作,天天在工地一线奔波忙碌,常常一身泥一身水,却乐此不疲,周末空闲时,一家三口打桥牌共叙天伦。李敏霞作为单位总工程师和政协委员,身兼数职工作繁忙,经常要利用周末时间准备专业论文或者政协委员提案发言。这时,庄玉海和父亲又自动成为李敏霞的“秘书”,这边李敏霞奋笔疾书,那边庄玉海和父亲将李敏霞的论文或者发言稿整理制作成PPT。一家三口默契配合,李敏霞写出一页,父子二人制作一页,庄玉海父子二人的在旁协助支持,为李敏霞更多思考和深入研究专业工作节省出大量时间。2017年1月6日李敏霞在广州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各界别委员座谈会上作专题发言,建议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改变住宅市场供需关系,中国新闻网、凤凰网等多家重要新闻媒体作了报道,引起极大反响,这其中也有庄玉海父子的贡献。
勤耕不辍,崇德重义
李敏霞的父母亲都是九十岁高龄,两位老人以实际行动传承“活到老,劳动到老”的家风,多年来一直坚持亲自劳作,身体康健,农活、家务、针线活样样拿手,直到现在,还亲手缝制(曾)孙子孙女的棉裤棉袄。李敏霞父母一家七十口人五代同堂,老人家不仅没有给子女添负担,而且一辈子都是在帮助照顾子女、孙子女。李敏霞搬过三次家,每次都是老父亲母亲过来帮忙收拾,上次帮助搬家时两位老人家已经80多岁了,做起事来仍然井井有条。每逢过年时,一家几十口人欢聚一堂,大人小孩分6桌坐好,全家父严子孝、母慈媳敬、兄友弟恭、其乐融融。李敏霞的父亲在抗日战争时曾担任八路军首长的通讯员,以摔瓦片为信号,帮助八路军接头传递信息。当时李敏霞父亲所在家族非常保守,大家族惧怕李敏霞父亲参加八路军会惹恼国民党,给家族带来灾难,他们甚至想过要活埋李敏霞父亲。就在那样艰难危险的岁月,李敏霞父亲顶住家族巨大压力,冒着生命危险,坚持参加革命,度过艰难困苦,终于迎来解放,文革时还被批斗,但他从来都没想到要求组织照顾,只是安心地做着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父亲的革命经历和崇德重义对李敏霞影响深远,李敏霞工作多年,一直为人正直廉洁,做事勤恳踏实,不断取得斐然业绩。
李敏霞在家里阳台种了一株石榴树,石榴树枝繁叶茂,四季开花,花果同树,如同她的家庭一样沐浴阳光、欣欣向荣。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