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广州老西关文昌南路毓桂芳九号,历史悠久,居室在雅,家庭在和,是历经胡氏家族4代人的百年大宅。胡氏家族的胡锦成、关秀惠,膝下有两女四子,六户共有三十多人,早年便居于此,和乐融融,在社会变化中不断传承、创新、发展,用“和谐”“敬业”“责任”之心构筑最美之家。
一、传承—胡氏家训:家和万事兴,和乐融融大家庭。
家和才能万事兴,这是胡氏家训。目前六户虽然散落在广州、南宁、加拿大等地,但家庭的心和家族的情依然紧紧地凝聚在一起。
胡氏家族一直传承着修身齐家。修身就在懂礼节提高自身修养,齐家就在于要尊重家里的秩序。一是要有家族仪式感,对于重大家族事件决定,胡家历来必须召开“家庭民主会”,齐心协力共同面对。二是要学会互帮互助,胡氏家族一直以来秉承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就连远亲半亲等都会纳入泛大家庭,保持更多的沟通,将和气爱在家里、记在心上。
说到家族家庭,会想到“安居”这个词。安字,一个宝盖一个女,从汉字中便可以看出女性对于家庭的意义。中华传统倾向男尊女卑下,胡氏家族却一直以女性为维系家族成员的主心骨,发挥着家族发展的重要作用,而胡氏男性都拥有强烈的“家庭观念”,无论在外事业有多大都要回归家庭呵护家庭。自从大宅长辈过世后,家族还成立了“母亲基金”,用于帮助家族成员应急或克服困难,家庭大小成员均纳入会员制度,不在数目多少而在于这份心意和成员的责任与承担。胡氏家族对母亲的尊敬,以及女性在胡氏家族的贡献,一代代为之传承着呵护着践行着。
二、创新—敬业精神:敢拼才会赢,敬业奉献大团队。
如果说胡氏祖屋是大本营的话,那么广药就是他们的主战场。胡氏家族有一半以上的人将毕生心血倾注在这里,源于一份情怀,也是一份责任。
胡倩侬,原是中药一厂的工会副主席,从事工会三十多年,任职期间全心全意为工会服务,退休后依然积极为员工排忧解难,关心企业发展,积极科普预防疾病的方法,提高身边人的大健康观念和意识,作为胡氏家族长辈,不论在家庭,或在社会,是团结和谐的典范。
胡海清,历任中药一厂制一车间主任、设备工程部部长等职,是云埔厂区12万平方米厂房易地改造的功臣之一,并参与了引进微波生产线、类包膜包衣机的技改工作,该生产线目前依旧代表了中药现代化的创新水平,为中一飞速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胡海泉、胡海清两兄弟,退休后更在广西南宁从零开始创业,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将一个十几平的小铺面发展成为三十多家分店的粤式星辉餐饮连锁。胡海平一家移民加拿大后,也一直从事餐饮工作,可说胡氏家族一直致力为传播粤式饮食文化而努力。
胡氏的新生代也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亮。胡庆宗于2000年进入中一药业,先后在销区担任省区经理,现任学术推广部副部长,在销售岗位上带领团队敢于创新,业绩突出,连续四年被公司评为中一“销售之星”,连续多年被评为“党员先锋岗”、“优秀党员”。陈志强,曾经代表广药集团荣获广州第一届羊城十大歌手称号,如今已经成为加拿大的一名音乐老师,在异国他乡教予更多人汉字文化和民族音乐;胡海明,目前在中一药业储运部是一名基层司机,爱岗敬业,年年如一日但安全意识牢记心中。
三、发展—岭南文化:深情系粤根,推崇传播大责任。
老广文化有几个标签,美食、西关大屋……而这些都是胡氏家族满满的情怀。岭南文化之首,当属“美食”。胡氏家庭中八十多岁的大家长陈校善,就是老广美食家,虽然年纪大但对于美食的追求和制作却丝毫不含糊,不仅为家人掌勺唇齿美食,还将自己多年经验做成地道菜谱,亲自科普老西关的饮食文化,他的盐焗鸡、大虾碌等菜式纷纷被各种媒体报道传播。
西关大屋是清末极具岭南特色的传统建筑瑰宝,据统计现存100多间,具有保留价值的有10多间。位于毓桂芳九号的百年大宅是荔湾区十大雅居,体现了胡氏家族对历史文化精心爱护养护的意义。胡氏家族成为了粤文化的科普传播者和公益人,除接待日常的旅游者,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闻之胡氏家族的建筑及背后的文化,还专门前来采访拍摄,向美国及世界展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胡氏家族“家和万事兴”的家训,很好地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成为新时代广州西关文化的缩影,广州广播电视台特地对胡氏家族的好家风进行了采访报道,并收录在综合频道《百味广州之年味广州》,通过胡氏家族筵席传递老广家情,在煲煮煎炒中展示了广州年味。
俗话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就是胡氏家族的点点滴滴,每个人都闪着自己的光,又互敬互爱团结一心,凝聚成一把火,点亮了自己也温暖了别人。最美家庭,大概就是这样,不丢老本懂得传承和坚守,又在新时代下树新风展新貌,像胡氏家族这样的家庭,就成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单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在这家国情怀中不断践行。
查看评论(5)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