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同志1998年结婚后一直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在同事和朋友的眼中是不折不扣的模范夫妻,2003年生得一女后更是合家欢融,乖巧可爱的女儿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在家庭美满的同时,她更是在科学科教师的工作岗位上闯出了一片新的天地,连续多年被评为“荔湾区科学科教育积极分子”,连续多届获聘为“荔湾区小学科学科中心组成员”,在荔湾区第二届品牌教师评选中获评骨干教师的荣誉称号。

  2005年初,这个幸福的家庭遭到了突如其来的打击,她丈夫因患脊髓炎(中枢神经类疾病)需入院治疗,经过多家医院的治疗均无明显好转,最后确定为双下肢二级伤残,无法独立行走,外出时轮椅是必备的东西。在此之后的日子,一家三口的生活重担就落在了她的肩上。每天下班后,照顾无法完全自理的丈夫和年幼的女儿成为她的必修课。面对突然失去行动能力而彷徨无助的丈夫,面对懵懵懂懂牙牙学语尚无法为她分忧的女儿,她不敢用泪水洗刷心中郁结,只能用强装的微笑为丈夫鼓劲,逗女儿欢笑。九个月住院治疗结束了,终于告别了学校-医院-家的三点一线的往复循环,不再需要赶着在公共汽车上备课改作业了,但每天回到家后迎接她的却是比上班更累的照顾病人和家务劳动。为了省下有限的钱用于药物治疗,她在陪伴丈夫做理疗时偷师学艺,用原来纤细的手学着为丈夫做理疗和按摩,每天的坚持竟让原来瘦弱的她锻炼成为家里的兼职理疗师、按摩师。每天晚上,只有在忙完一切之后她才有时间备课和做教学方面的科研项目。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但因为有爱,她没有抱怨生活的困难,而是以行动实践着这份爱。在家里有她爱的家人,在学校有她爱的学生,就是凭借着这样的信念,没有被困难压倒的坚强她, 在2005年仍然被区评为“荔湾区教育教学工作先进教师”并在年度考核中获得嘉奖等级。了解她实际情况的同事和朋友都知道,这样的成绩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

广告

  不简单而又经常重复的生活一天天的过去,丈夫的病情稳定了下来而没有进一步恶化,但距离重新站起来、走出去又是显得如此遥遥无期。女儿也日渐成长起来了,看着其它家庭都是爸爸领着孩子在户外到处追逐奔跑,女儿的眼中总是闪着羡慕的神色。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童年,她总是牺牲有限的休息时间,在节假日都尽量带着丈夫和女儿一起到公园走走,一起在大自然中放松紧绷的神经。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她又扮演了爸爸的角色,不善奔跑的她经常与女儿一起追逐,每每看到仿佛不知疲倦的女儿在草地上奔跑跳跃,已经累得气喘吁吁的她总会发出内心的微笑,为自己当好爸爸这个角色而高兴不已。看着这一家人开心欢笑的场景,又有谁知道这一切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这个家庭收入是很有限的,但因为有了真爱,有了更多的生活智慧,这个家庭的欢乐和幸福却是再多的金钱都无法买到的。

  2007年8月,李静同志因工作出色提升为教导主任。新的工作岗位面临的是更加多的责任和压力,她在全身心投入新的工作的同时也没有因此而降低对工作或家庭的投入。在她这位“兼职理疗师”的帮助下,丈夫的下肢力量日渐增强,生活的自理程度越来越高。夫妻两人在医生都苦无良药的情况下,坚持自学经络和按摩,用自己的双手治病强身,用医生的话就是这么多年无法独立行走的病人没有任何肌肉萎缩,已经是一个奇迹了!女儿在父母的培养下也很争气,每个学期都以优秀的成绩和突出的表现当选“三好学生”,每学期在班上的民主投票中总能以最高票当选为班长。女儿每个星期日的整个上午都要到海珠区少年宫学习舞蹈,每每这时她总是能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在别的家长闲聊的时候,她却是在总结过去一周的工作和筹划新一周的任务,甚至很多管理上的创新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构思出来的。经过她不懈的努力,在管理岗位和教学方面均取得和以前相比更多的成绩,如“荔湾区品牌教师—骨干教师”、“荔湾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荔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荔湾区科学教育先进教师”等一系列称号的获得都充分证明了她对工作的热爱和付出。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在丈夫遭遇巨变后的不离不弃,更能让人感受到什么是人间真爱。在生活的重压下依然用这份爱经营着她的家庭和事业,愿这份无价的真爱可以为她的家庭和事业结出更加甜蜜的硕果,愿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