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必传出生于世代显赫的许氏家族。他是许氏家族推选的七人小组成员之一,这个七人小组全面负责许氏家族的各项事务。他作为七人小组成员,二十年如一日地为许氏家族收集文书资料,并不遗余力地推广维护许家历史建筑文物。
历史上许氏家族相继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知名人物,如清朝礼部尚书许应骙、清朝浙江护理巡抚许应鑅、粤军总司令许崇智、粤汉铁路总理许崇灏、粤军师长许济、中山大学校长许崇清、鲁迅先生的夫人许广平等等。至今仍保留着许地门楼、许氏宗祠、许广平故居等历史文化建筑。许氏家族的兴衰,其人物的升沉和分化,相当典型地反映了中国近代的社会矛盾何社会变迁。有人说,许地是近代中国各种社会力量的交集点,更是龙虎汇集的大观园。许氏人物当中最为社区群众熟悉知晓的的是清朝咸丰癸丑年浙江护理巡抚许应鑅,他是许广平的爷爷,亦正是许必传的太爷。
至今高第社区辖内的许地仍保留了大部分许家名人故居及众多著名历史建筑文物,传媒专业公司退休的许必传,拥有扎实的文字功底,退休后开始重新搜集整理许氏家族文献资料,保留修复许家珍贵的历史资料。作为许氏后人,许必传紧循家训,悉心保管着许地的历史资料,在众多资料中,最为突出的是许地复原图。这幅复原图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为许地制作的,图中形象地勾画许地旧有风貌,把以往许地大宅清代典型庭院建筑的格局完整还原,许地庭院五进深,三十六边阔,包括有家庙、戏台、圣人厅、藏书室等,幽深雅致。虽然现时的许地经历了历史洗礼后,早已与复原图的面貌大不一样,但是许必传通过整理各种详实的资料,为许家文化的推广不遗余力。
此外,许必传对于众多许家历史建筑的修缮,他亦积极联系并协助社区做好许家建筑的文物保护工作。许地众多历史建筑中,最为突出的是拜庭许大夫家庙,亦正是许家祠堂,这是许氏家族繁华历史的见证。家庙正门上方有“拜庭许大夫家庙”几个大字,两边刻有“裔传太岳,宗启禺山”的对联。如今,拜庭许大夫家庙中心已改为退休教职工活动中心。在许地,众多重要领导及学者教授曾来到这里视察研究,为进一步对许地文物进行保护与发掘,有关部门拟于未来把许家祠堂改建为许地博物馆,以展示广州近代革命史中与许氏家族有关的荣耀历史。为此,许必传与其他许地七人小组组员一起发动知会海内外的许氏后人,并就如何对许地文物保护、发掘、开发利用等征集各种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配合对许地的未来规划与发展。
现住许应骙故宅的许必传,他常常利用闲余时间为到访的中外游客义务讲解宣传许家历史文化,并动员家人一起参与介绍。而每当有大学生或游客针对许地历史想有进一步的了解,他总会毫无保留地将其整理的各类详细资料为他们作深入介绍,多年如一日,从不计较,积极推广许家文化,将许氏家风发扬光大。
许必传作为许地七人小组组员之一的他,充分发挥其热情与余力,正是他及其家人这样热心投身于许氏家族文化的继承与推广,使许氏文化继续得到保留与发扬。许必传家庭是社区居民群众熟知的书香家庭,他以实际的行动,传承着许氏优良家风,续写着其家族的荣光。
查看评论(0)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