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博爱照亮人间,用真情传递温暖。黄位耀同志与妻子江曲等一家人秉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孝老爱亲。他们以博大的胸怀呵护新生命,为弃婴阿布搭建起一个温暖的家,营造一个快乐的港湾,让他健康快乐成长。
关爱弃婴给他一个家
大爱无垠暖人心。2013年11月2日,一名出生仅一天的早产男婴因新生儿肺透膜病被送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救治。孩子住院期间,其父母就悄悄离开医院,不知所踪,留下可怜的男婴以及一笔数额不小的医疗欠款。省二医儿科医生、护士细心照料这名弃婴,给他取名阿布。未料,医院把孩子养至满1周岁,父母仍未出现。
由于阿布没户口,福利机构因种种原因也不愿接收。眼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蹒跚学步,且在病区容易感染不利于孩子成长。省二医专门召开会议协商解决此事,当时分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黄位耀主动提出来愿意助养阿布。
妻子江曲以及儿子黄越都非常支持。儿子黄越已经20多岁,黄位耀与妻子江曲已20多年没有抚养过婴儿。但是黄家人决定要为阿布建立起一个温暖的家。江曲的母亲,也非常支持,虽已80多岁高龄,也帮忙一起抚养阿布。
2014年11月10日,黄位耀一家人把阿布接到了家中,让阿布回归到温暖的家庭中。由于阿布没有大名,他们为他取名黄布江。
截至目前,2年零3个月里,阿布与黄家人同住、同吃、同睡。从刚进家门的68CM长到了88CM的小帅哥;从9KG瘦小孩变成12KG重的壮男孩;从牙牙学语到现在能流利的运用广州话、普通话。现在阿布是一名健康、阳光、快乐的儿童。这些都与黄位耀、江曲等一家人790多个日日夜夜的心血分不开。
妻子辞职只为抚育他
爱心传递温情。一家人都如同亲骨肉一样疼爱、呵护小阿布。小阿布夜晚难入睡,经常凌晨1、2点就开始哭闹,黄家人一晚要起来2、3次喂养或者哄睡。为了不影响家人和邻里,江曲有时凌晨抱着孩子到地下停车场、小区花园里转悠,直至孩子安然入睡。
2015年10月,眼看阿布一天天长大,活动能力越来越强,老人帮忙已然无法支撑孩子的健康成长。虽然万分不舍,当时51岁的江曲,还是选择从工作多年的广州大家乐食品实业有限公司离职,告别了25年的会计生涯,回到家里专心照顾阿布。
为让阿布健康成长,黄家人突破各种困难让他进入幼儿园学习。2016年9月,黄家送阿布进入一家民办幼儿园读小小班。每月保教费加伙食费2300多元,全部由黄家自费负担。在幼儿园,阿布有了很多同龄朋友,短短几个月已经学会了不少英语单词。
在黄家,客厅、房间到处都是阿布的玩具。黄副院长回到家,阿布会拍掌“热烈欢迎”,还会贴心地拿拖鞋。身边的朋友也给阿布送一些衣物,共同关爱这名弃婴。
以助养弃婴阿布为素材,省二医自编自演的微电影《阿布》,参加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广播电视台主办的广东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大赛,荣获二等奖。
2年来,阿布父母一直不愿意来领回阿布。目前,省二医已向广州市海珠区法院提起了对阿布生母江某的民事诉讼,为阿布争取合法的权益。
孝老爱亲温馨好和谐
古训有言:百善孝为先。助养阿布并非偶然,这一切得益于黄家良好的家风。黄位耀平时教育子女有两大原则——能吃亏、能吃苦;孝敬父母,懂得感恩。
黄位耀、江曲夫妻恩爱有加,非常孝顺。1988年,两人结婚后,夫妻俩就把母亲何观文从广西藤县老家接到广州共同生活。母亲和儿子、儿媳、孙子一起生活了28年,家庭和睦,从未红过脸,吵过架。江曲非常孝顺,婆婆常夸她如贴心小棉袄,比女儿还好。奶奶何观文和外婆杨秀华20多年来关系很好,俩人逛街都是手牵手,情同姐妹,被传为邻里佳话。教师出身的何观文在自己90岁生日时作诗一首,表达自己身在和谐家庭幸福之情——“去年今日喜相逢,清茶薄酒满堂红,子孝孙贤媳妇好,来年今日又相逢。”
儿子黄越自小聪明懂事,为人诚实谦虚,生活节俭朴实,学业优秀。毕业于澳门科技大学传媒专业,毕业后独立自强,在一家大型上市集团做策划工作,事业上努力拼搏。
抗击非典我勇挑重担
行爱心之事,做美德之人。良好的家风与家中的主心骨分不开。黄位耀同志在家中是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在单位也是一名素质高、作风硬、业务精,能打硬仗的尖兵。他工作38年,入党33年,现任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黄位耀同志勇挑重担,无私奉献,经常加班到深夜,短短3个月,两鬓添了许多白发。接到省卫生厅开设非典病区的紧急指示后,他统筹部署,连续工作17个小时,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非典病区。在非典一役中,省二医收治了215例患者,创造了无一例死亡、无一例医务人员感染的“双无奇迹”,他以出色的表现荣立广东省省委省政府一等功,荣获广州市抗非先进个人。
黄家人以他们的善良与爱心构建了令人羡慕的最美家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个家里生根开花。
查看评论(1)网友评论
发 表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