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记者 张璐瑶 王倩 董柳 罗仕

  “美好生活既要物质富有,又要精神富足。”十一届省委报告中专门提出,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广东文化如何发挥产业优势?如何推出更多享誉全国的精品力作?如何传承发展好岭南文化?党代会期间,多名来自文化单位、专业文艺院团的代表纷纷建言广东文化的创新、传承、发展。

  谈产业 “文化+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发展

  “广东要进一步加长文化产业的长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汪一洋代表在审议发言时说,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树立广东文化自信的同时,也要创新发展,“唱响中国声音,讲好岭南故事”。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促进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做强一批文化龙头企业。汪一洋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更注重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供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成品,这就需要创新发展。

  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代表说,以深圳为例,文化产业在全市GDP中占比达10%,但在创新方面还要大力加强。

  如何创新发展?广东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志容代表表示,对于广电网络企业来说,要打造成文化龙头企业,除了继续为广播影视发展服务,还要跨界,为城市、家庭提供信息化服务,做好“广电+互联网”这篇文章,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在新一轮技术发展中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

  省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桂科代表也指出,文化企业不仅要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的媒体融合发展,还要促进“文化+资本”“文化+科技”的融合。此外,还要借助“一带一路”,发挥广东的地缘优势,在文化“走出去”方面取得更多成效。

  “广东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承担着向全球输出文化产品、发展文化产业的使命。”腾讯公司党委副书记、公共政策部总经理沈丹代表说,“建议省里鼓励有实力的文化内容企业走向海外,通过投资并购、版权合作、联合运营等多种方式推广我国优秀数字内容作品,并持续强化内容的衍生开发以及市场的开拓培育,在全球文化产业中掌握更多主导权。”

  谈创作 力推聚焦南粤改革开放的扛鼎之作

  “广东是全国文学重镇,文学粤军曾享誉全国。但近年来,广东文学在全国文坛稍显沉寂,缺少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学大家和名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知干代表在审议发言中说。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积极培育文化名家。对此,许多来自文艺系统的党代表提出,要补好创作上的短板,再创广东文学辉煌。

  珠江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蔡伏青代表表示,广东是创作的富矿,在近代史、海洋文化、华侨文化等方面,有取之不尽的优秀题材。他透露,珠影集团今年就准备投拍一批广东题材的优秀作品。其中一部以“世纪贼王”张子强案为题材,反映广东警方硬汉形象的作品,“第一稿刚出来就被资本方热捧”。

  “只要我们认真琢磨,就能找到市场感兴趣的正能量题材。”蔡伏青说,珠影集团将就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近五年的事业成就,组织艺术家去创作,塑造引领广东时代风骚的风云人物。

  张知干表示:“当前,广东文学正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我们必须牢记使命、抓住机遇、趁势而上、精心组织,实施广东文学攀登高峰战略,大力推出一批体现时代精神、代表广东形象的精品佳作。特别是创作一批聚焦南粤大地,反映广东改革开放伟大时代变迁和历史变革的重大现实题材的扛鼎之作。”他说,“广东文学要为全省‘两个走在前列’提供文化动力,努力打造文学强省,争当‘四个定位、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文化尖兵。”

  谈传承 使优秀文化传统与时俱进焕发异彩

  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岭南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及合理利用。对此,广东文艺界的党代表们深有感触。

  “报告体现了对文化艺术的重视,可谓字字精准到位。”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林蓝代表说。

  如何在文化艺术领域为实施创新驱动展战略提供支撑?林蓝认为,传承须与创新相结合,岭南文化中积淀了许多真正的好东西,应为当下所用。

  “传承传统不能只一味‘救活’,更重要的是‘活用’,与当下的现实使用、时代情感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即创新地继承。”林蓝说,这样一来,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依然能焕发出与时俱进的异彩,这才是最好的传承。

  谈到传承,广东粤剧院副院长曾小敏代表也感慨道:“近年来,国家对传统文化及戏剧的扶持力度加大了很多,我们是直接受益者,大家都说戏曲的春天到来了。”

  “粤剧现在处于相对需要保护的状态,但不应该长期这样,我一直坚持粤剧在一定时间要回归市场。”曾小敏认为,在今后粤剧的发展中,一方面要利用好政府的扶持政策,做好精品的创作;另一方面要在稳定既有市场的前提下,开拓新市场,培养年轻观众,做好粤剧传承。

  “现在粤剧进校园的活动就开展得非常好,我们一定要继续创新。”曾小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