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工业大道中小学特教班的学生在超市里学习购物。

  □专题统筹 信息时报记者 梁健敏

  专题撰写 信息时报记者 梁健敏 刘宇雄

  韦英哲 张琛平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陆明杰

  昨日是第9个“世界自闭症日”,信息时报日前报道的工业大道中小学的特教班当中就有许多自闭症的孩子。工小因为特教班声名鹊起:有领导致电学校介绍孩子转入,也有外地家长欲到广州买房求入读。

  校长徐永海介绍,学校的特殊学生已经满员,可校外还有10名孩子排队等候,可见广州建立特教资源班的脚步仍需加快。

  记者调查发现,各区目前推进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由于特教师资缺乏和编制紧张,加上家长知晓度低等,特教资源班的推广仍需各区教育部门、残联以及相关部门协力破冰。

  [学位少]

  外地生欲到海珠买房求入读

  工业大道中小学的特教资源班才开班1年多,可在特殊家庭里已家喻户晓。

  校长徐永海算了一下,学校接收的12名特殊学生已经满员了,可区内还有10个孩子来校备案登记等候。

  “前阵子一个领导打我电话,说有个在普通学校随班入读的孩子想转入我们学校的资源班。” 工业大道中小学特教资源班教师陈健珊笑称,“也不知道大领导从哪里拿到我这个普通老师的电话,可见这个班大家都知道了。”

  不光是在本地小有名气,工小特教班甚至声名远播外地。

  陈健珊老师介绍,由于工小是海珠区的公办小学,所以学校的特教班只面向海珠户籍招生。可是,前一阵子却有一名湛江的家长来电话问我们怎样才能到特教班读书,当我们告诉他必须要有海珠户口时,这位家长马上说“那我们来海珠区买房行不行?” 陈健珊说:“我不清楚现在如何入户,但这些家长的心情我非常理解。”

  海珠特教资源班“一位难求”,广州其他各区尚在筹备,为何特教班的推进缓慢?记者调查发现,不是缺钱,而是缺人!

  [编制紧]

  外聘公招老师仍“不够用”

  这几天,徐永海正为学校招兵买马,欲招2名特殊教育科班出身的老师。

  12名特殊学生有4名专职老师,这样的配备还不够吗?校方介绍,虽然已按1:3.5的师生比规定来配备老师,却远远不够。徐永海说,最初学校只有2名专职老师,因为人手不足,特别从区里拿到“特殊政策”——由学校掏钱又外聘了2名老师。如今资源班的师生比看起来很好,但在实际运作中仍“焦头烂额”。

  招聘时,待遇和编制是两只“拦路虎”。

  陈健珊说,她曾招到一名各方面都很合适的临聘老师,但每月薪水只有4000多元,老师需要养家糊口,这些钱根本难以支撑,最后只能放弃。“为此,目前学校给予这些老师特教待遇。”徐永海说,“在职教师按有关文件标准有工资30%的特教津贴,临聘老师有500元特教补贴。可是,光靠钱还不一定能留住人。”

  “缺的是编制。”广州欧初文化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欧小云说,“按照编办规定,学校必须有学生才能申请老师编制。所以今年9月份招生后,要到明年9月才有老师下来,所以如果要老师到位才能开班,这些班就永远开不成了。”

  在海珠区教育局的支持下,今年工小特教班有编制可多公招2名特教老师,但其他区域仍受编制的制约,亟待突破。

  [鉴别难]

  不同程度的特殊孩子怎分流?

  回顾工小特教资源班建班之初,最难的莫过于如何根据特殊孩子的类型来鉴定是否接收,如何根据他们的程度来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

  “你看,伟伟(化名)今天就没有上学,他的情况比较重。”校长徐永海指着资源2班门外一名学生的照片说。

  佛山一名前来学习的校长说:“我们招收的学生里,有没有语言的,有在地上打滚的,学校的老师们毫无办法,但是根据义务教育零拒绝的要求,我们必须接收这样的学生。”

  “我们缺的正是这样一套评估机制!”欧小云说,特殊孩子按照残疾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等几个等级,需要由政府主导建立一套评估机制,根据孩子的不同程度进行安置——除了“随班就读”外,轻度和中轻度甚至中度的学生,根据能力进入普校特教班或资源班,实行“随科就读”,重度学生进入特殊学校,行动不便的可以送教上门,这才有利于特殊孩子的发展。

  与此同时,对进入学校的孩子,如何根据程度制定和实施个别化辅导方案也是“高含金量”的技术活。工小特教资源班成立之初,邀请了越秀区启智学校和海珠区启能学校的老师前来综合研判,并对孩子进行评估和制定方案。启能学校还派出专业老师进行驻点和支持。

  [家长忧]

  孩子进入资源班就是真的好?

  与进入特教班的幸运少数派相比,广州不少特殊孩子和家长都游离在教育之外,他们通常是请人看管小孩或者是交由机构培训。而进入“随班就读”的一些孩子往往到四五年级以后混不下去,就不肯上学了,学位形同虚设。

  佛山昌教小学是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创新项目实验工作共同体单位,承担着顺德区杏坛镇片区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的任务。该校副校长欧阳惠贞称,去年该校摸底时发现片区有特殊学生22名,但当学校致电家长让孩子随班就读时,家长竟犹豫不决。

  “家长一方面担心孩子在学校浪费时间,另一方面害怕被别人歧视。”佛山另一名校长说,“因为以往学校没有这样的资源提供优质的特殊服务,家长看不到效果,所以就不愿意来了。”

  “所以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 欧小云说,“我们曾到一个区对特教资源班进行推动,但是教育部门反映没有生源。我就想为什么会没有生源呢?以前家长因面子问题不愿把孩子送到特教班,但现在家长不了解政府已经和正在投入各种资源,建设和改造特教资源班。后来我们召开了家长分享会,在越秀区和天河区成立了特教互助小组,家长们相互宣传。截至3月底,到越秀区教育局登记愿意入读特教资源班的有40人了,天河区有20多人。”